Page 518 - 苏东水文集电子版
P. 518
482 苏东水文集
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产阶级“劫收”了日本帝国主义及汉奸的企业,取得了垄断地位;美帝国主义则
取代了日本帝国主义,扩张其侵略势力,向我国大量倾销商品,加上国民党政府恶性通货膨胀,使得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陷于全面破产的境地。 例如: 在美国卷烟倾销下,广州有80多家卷烟工厂倒
闭,上海有73家卷烟厂也陷入困境;由于美国毛织品的大量倾销,西北有80家毛纺织厂先后倒闭。
综上所述,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最早是帝国主义兴办的工
业,其次是中国的官僚资本,最后才是中国的民族资本。 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先天不足,七十
余载,惨淡经营,其间虽有短暂的活跃,但始终没有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 中国的官僚资
本,始于清政府中的洋务派,到了国民党四大家族手里,发展到最高峰,垄断了全国经济命脉。
(
二)旧中国工业的特点
旧中国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基本上是由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由此也就
决定了旧中国工业的若干基本特点:
(1 ) 帝国主义资本的控制。 英、俄、日、美、德、法诸帝国主义依靠在华的各种特权,通过与国内
官僚资本和封建势力的勾结,形成了帝国主义对中国工业的控制和垄断。 1936年在现代工业和运
输业中,外国资本超过70% 。 外国资本的侵入是先航运交通,后工业。 外国资本在华的经济势力
是交替式地发展变化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帝国主义占据首要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
美帝国主义放松了对中国的掠夺,日本帝国主义趁机而入,到1931年“九·一八”后,压倒英帝国主
义而居首位;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帝国主义取代了日本帝国主义而霸占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2 ) 官僚资本的垄断。 以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是帝国主义经济的附庸,是国
民党反动派剥削人民和镇压革命的经济基础。 中国官僚资本形成垄断资本的过程,不同于一般资
本主义国家的垄断资本。 它一开始便依靠国家政权的直接干预,利用政府机器强制掠夺的方法,形
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它具有深刻的买办性、封建性和军事性,并控制了国家的国民经济命脉。 据
1947年统计,属于官僚资本的资源委员会经营的工业,按产量计算,占全国的比重是: 电力63% 、
煤33% 、钢铁90% 、水泥45% 、面粉90% 。 加上其他官僚资本企业,其垄断的范围很广,程度很深。
(3 ) 工业生产水平很低。 据统计,抗日战争前中国现代工业产值只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10%
左右;生产资料的产值又仅占工业总产值的28% ,其中机器制造业在工业总产值中只占2.2% 。 直
到解放前夕,钢产量只有15.8万吨,煤只有3200万吨,机器制造业只能修修配配。 在消费资料的
生产中,主要是一些纺纱、织布、卷烟、面粉以及一些日用品等,而且,许多原料、机器设备,都要依赖
国外进口。 工业生产水平之低,还表现在工厂规模小,设备简陋,生产技术落后,生产效率很低。
(4 ) 工业畸形发展和工业布局极不合理。 在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统治下的旧中国工业,不仅
基础极为薄弱,而且结构畸形,生产能力严重不平衡,特别是缺乏重工业基础,造成严重的对外依赖
性。 如抗战前机器设备的76% 、车辆船舶的80%以上都从国外输入;上海纺织工业所用的原棉
80%也依靠进口;钢铁工业中,采矿能力大于炼铁能力,炼铁能力又大于炼钢能力,因此,一方面
将大量的铁矿石运往外国,另一方面又有95%的钢材却从国外进口。 旧中国的工业在分布上也
极不合理,大部分工业偏集沿海少数城市而远离原料产地和消费地区。 约有70%的轻工业和重
工业集中在沿海省、市。 工业的这种畸形发展和分布,充分说明了旧中国工业的殖民地、半殖民
地性质。
(5 ) 工人阶级遭受着残酷的剥削。 旧中国三座大山对工人的压迫和剥削,对工人的专制管理
主要表现在: 工人的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劳动条件恶劣,安全设施极坏,工资十分低微;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