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94 - 苏东水文集电子版
P. 694

658    苏东水文集


                国1 /10 。 这些海外赤子之中有不少拥有亿元以上资产,有深厚“归属感”的人文观念,有赤诚的爱
                国之心和浓郁的乡土之情,有强烈的回乡投资和建设家乡的愿望,且海外信息灵通,还可充分利用
                侨商原来的市场,产品打入国际市场也容易得多,开发泉州湾可以吸引更多侨资建设家乡。
                    (
                   四)发展加工区贸易区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泉州市“三资”企业发展较快。 不少优质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泉州湾沿线不仅有
                众多的良港,而且还有许多滩涂和荒山丘陵地。 开发泉州湾,为发展加工区和贸易区提供了广阔的
                前景。

                    (
                   五)发展海内外文化交流的需要

                    泉州市人文景观绚丽多彩,集人文、古迹、名胜、宗教于一城,颇具南国古城之风采。 梨园戏号
                称昆剧之祖,南音号称中原正音,都很好地保留了下来。 宗教圣迹甚多,如佛教有闽南最大古刹开
                元寺、伊斯兰教在我国早期的寺院之一清净寺、道教的老君岩等。 开发泉州湾,可为振兴海上丝绸

                之路,扩大海内外文化交流,发展旅游业,创造便利的交通条件。
                                                  二、自然条件和现状


                    (
                   一)地理位置及对外交通

                    泉州湾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北邻湄洲湾,南毗厦门海湾,东与台湾岛隔海相望,晋江自西而东
                经泉州湾入海,门口有大、小坠岛把水道分成几条,湾内掩护条件较好。

                    泉州市区位于泉州湾西部晋江北岸,是依“海上丝绸”之路而兴起的古老城市,是泉州市的交通
                枢纽。 福厦公路途经泉州市。 泉州湾沿岸的各居民区均有支线公路与福厦公路相连。 晋江水浅且
                多湾道,200吨以下的小船可沿晋江上溯到泉州内港。
                    泉州市东距福州196公里,西距厦门106公里。 漳泉铁路现已铺至湖头,湖头至泉州市区97

                公里的铁路计划在“八五”期内完工。 届时,通过漳泉铁路,将加强闽南三角地区的陆上联系,使泉
                州与闽北以及浙赣等铁路相连接。 泉州湾水路距马尾157海里,距厦门84海里,距香港357海里,

                距基隆152海里。
                    (
                   二)自然条件

                    泉州湾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温润的季风气候区。 据晋江县气象站(118°34′E ,24°49′N )
                1960 —1985年实测资料统计,其气候特征如下: 年平均气温为20.4℃ ,高温月份为7月,其平均气
                温为28.2℃ ,低温月份为1月,平均气温为11.8℃ 。 历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8.7℃ (发生于1966年8
                月16日),历年极端最低气温为0.1℃ 。

                   三)历史沿革
                    (

                    自公元6世纪中叶起,泉州便和亚非各国开展海上贸易,唐代为我国4大贸易港口之一。 南宋
                至元代泉州以“刺桐”港成为世界最大贸易港口之一,“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明清时,由于倭寇入
                侵和实行海禁,更由于福州、厦门,自1684年相继开港,泉州港口日渐黯然。 近百年来,由于帝国主

                义侵略,封建社会及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加之淤积严重,泉州港一蹶不振,走向衰落。
   689   690   691   692   693   694   695   696   697   698   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