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97 - 苏东水文集电子版
P. 697

关于开发泉州湾经济圈的建议( 1999)  661




                余地。
                    (
                   五)有一定的外资外贸条件

                    泉州市物产丰富,品种繁多,对外经商贸易传统悠久,历来是福建省外贸出口的主要基地之一。
                泉州市外贸收购总额及对外加工装配外汇均为闽南之首,泉州市利用外资工作发展较快。
                    (
                   六)有一定的交通运输条件


                    泉州市的公路运输比较发达。 全市公路总长4827公里,福厦公路横贯全市,公路密度居全省
                第二,尤其是那些非交通系统及个体户的车辆,为繁荣商品经济起了较大的积极作用。 泉州海岸线

                总长421公里,大小港口30个,吞吐能力将近100万吨。 目前后渚港共有5千吨泊位2个,3千吨
                泊位2个,5百吨泊位2个和1个5千吨的客货码头,比过去有了较大改观。 开发泉州湾,能更充分
                发挥泉州港口多的潜在优势,使之成为泉州市对外经贸的重要口岸。
                    (
                   七)有较丰富的旅游资源

                    古城泉州是国家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名胜古迹繁多,旅游资源极为丰富,被誉

                为“圣教圣地”。 全市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11处。 不仅保存有开元寺、东西塔、老君岩、洛阳
                桥墩、清净寺、圣墓、摩尼教草庵等一大批精致的、代表各宗教派系的古建筑、古寺庙,尚拥有木偶、
                南音、梨园等具有晋唐传统文化的艺术瑰宝和清源山、崇武、涵口海滩等明丽的自然风光。 每年前
                来参观旅游、探亲访友的海内外游客络绎不绝。

                    (
                   八)有广大华侨的关心和支持

                    泉州是我国著名侨乡。 全市共有泉州籍的海外侨胞、外籍华人500多万人,其中不乏经济实力
                强、政治影响大、学术知名度高的实业家、政治家、学者等,遍布世界9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全省华
                侨总数的50%以上。 近年来,随着党的侨务政策的落实,华侨投资故土、报效桑梓的热情更高。 华

                侨对家乡的贡献和作用是不可忽略的。
                    (
                   九)有与台湾的紧密关系

                    自古以来,泉州和台湾之间血缘相同、语言相通、习俗相似、地域相近。 崇武港和台中港相距仅

                97海里,是大陆离台湾最近的地方。 近年来,通过种种渠道前来探亲旅游、经商贸易、洽谈业务、投
                资办厂的台胞日益增多。 而当前美元贬值、台币升值,促使台商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和台湾地理位
                置相近、投资环境类同、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泉州一带。 泉台经济关系正面临着一个极好的发展
                时机。
                    (
                   十)有一定的矿产资源


                    现已查明,泉州煤和铁的储量分别超过1亿吨和2千万吨,其中天湖山煤矿是福建七大煤矿之
                一。 泉州已探明的高岭土的储量达数亿吨,它是发展陶瓷、建材的理想原料。 除此之外,泉州尚有
                丰富的石英砂和型砂,是福建仅次于东山的主要矿点之一。 石英矿是发展玻璃工业的主要原料

                之一。
   692   693   694   695   696   697   698   699   700   701   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