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02 - 苏东水文集电子版
P. 702

666    苏东水文集


                域,挖填可基本平衡。 但港池部分水流复杂,容易产生淤积。 维护工程量较大。
                    后渚港与秀涂港之间仍以现有公路联系。 公路需进行改造。 自泉州—肖厝铁路线路上分别引
                专用线至秀涂、后渚。 铁路工程量大,占用陆上面积较大。 港口与城市公路联系距离较长。
                    (
                   三)港口发展规划

                    泉州港经过“六五”期间建设,已初具规模。 根据泉州湾沿岸经济的发展、运量预测及自然条
                件,2000年以前,泉州港将以后渚港区的发展为核心,充分利用沿岸的水域交通条件,适当发展沿
                岸的小型码头。

                    (1 ) 后渚港扩建的必要性。 后渚港有生产性泊位8个,总吞吐能力76万吨。 2000年后渚港区
                货物吞吐达130万吨,因此,今后后渚港的扩建是非常必要的。 目前,后渚港已陆续接纳了港澳货
                轮及客轮。 这些都为后渚港区发展成以中级泊位为主的商港提供了保证。 后渚港在近期建设中缺
                乏统一的岸线管理及长远规划。 在任务紧、投资不足的情况下,往往各取所需,各自为政,形成了深
                水浅用,军、客、散、杂货码头间杂的局面。 为了便于今后码头的扩建与管理,有必要对岸线进行统

                一规划。
                    后渚港现在已用的岸线北起海军码头,南至海巡码头。 海军码头接近湾顶。 目前低潮时码头
                前沿已露出水面,海军现已打算放弃该点。 石油码头起步较早,占用了北段岸线,这在安全及防污
                染两方面都是不利的。 按规范要求,油码头距其他码头最小安全距离为300米,在这段岸线上不宜
                再次安排建设项目。 后渚港目前的建设集中在马头山前沿,现已占用岸线约800米,建设泊位8

                个,500吨浮码头2个,500吨超驳码头2个,3000吨码头1个,5000吨客货码头1个,5000吨粮食
                码头1个,海巡码头1个。

                    为了合理地利用已开发的码头岸头,首先需对该岸线的功能给以划分。 建议利用海军码头现
                有设施,改建为全港区的航修站。 油码头考虑现有状况及湄洲湾炼油厂的建设,仅需对油库作适当
                扩建,以提高码头能力。 油码头本身不宜再扩建,除海上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外,陆上可植树造林,形
                成陆上的绿化隔离带。
                    油码头距下游500吨浮码头约300米,其间不宜再建泊位。 根据浮码头前沿不深较浅及后方

                陆域狭窄的特点,建议浮码头今后改造为工作船、小船轮渡及旅游码头。 现在正在建设的起驳码
                头,建议以杂货运输为主。 目前已投入使用的3000吨泊位作为客货码头,搞好绿化及各项服务设
                施。 现拟建的5000吨泊位,上邻客货码头,下靠粮食码头,应以件杂货运输为主。 这样在粮食码头
                上游,以杂货、客运为主,配以适当的服务性泊位,合理地利用了自然条件,有利于港区环境的改善。
                    海巡码头因历史原因,小船占用了深水岸线,人为地分割了港区,布置不合理。 建议创造条件
                在他址建设海巡码头,将现有码头改为杂货泊位。 扩建码头宜建于海巡码头下游的规划发展区内,
                以建设杂货码头为主。 到2000年后渚港区共有生产性泊位10个,总吞吐能力140 —160万吨。 建
                议在现海军码头附近设立1座分区车场。

                    (2 ) 改造泉州内港。 泉州内港过去一直在石砌驳岸上进行作业。 由顺济桥下直至目前修船厂
                共9个码头。 现晋江内河运输基本已不复存在。 泉州新大桥建成后,桥下1 —5号泊位基本只能乘
                潮停靠民间采砂的1吨左右小船。 桥下游7号泊位已改作工作船及渡江小船泊位。 8号泊位于20

                世纪80年代改造为高桩梁板式固定码头,可停靠3艘200吨级船舶。
                    经过“七五”期间建设,泉州内港将有6个200 —500吨级驳船泊位,吞吐能力为25万吨。 在很

                长一段时期内可以满足泉州市区的需要。 港口今后可视情况建设适当的旅游码头。 为了有效地发
   697   698   699   700   701   702   703   704   705   706   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