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0 - 微论坛正稿
P. 210

的村来科学规划、因势利导、逐步打造,村的类型可以是文化特


                色村,或是环境优美的自然村落,或是产业特色村等,且不一定

                是整村,可以是一个自然村,也可以是几个村民小组。


                        二、问题导向明标准

                        对标襄阳市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突出补短板、强弱项,


                突出可操作、易推进,明确人居环境整治“一二三四”标准。

                        “一”就是要有一个景观性标识。要求各村充分挖掘产业


                文化资源,结合乡风民俗以及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传承,打造

                一个永久性的景观标识,可以是雕塑、牌坊、文化墙,也可以是


                历史建筑、特色造型和产业广告。让人一进村就能看见这个标识,

                一看见这个标识就能记住这个村。


                        “二”就是完善两个网络:路网和沟网。“路网”就是按照

                “四好农村路”的要求,把村组户断头路打通,把路肩垫好,把


                路旁绿化搞好,把边沟配齐,做到大路小路循环相通,出行畅通

                无阻。“沟网”就是加强排水沟、边沟等沟渠建设,做到沟网与


                路网并行,沟相通、渠相连,排放贯通。

                        “三”就是三大革命:改水、改废、改厕。


                        改水:就是“污水革命”。重点解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

                问题。在污水处理厂规划覆盖范围内的村庄,完善地下排污管网,


                实现集中处理排放。没有污水处理设施的地方,提倡生态自然净

                化处理模式。即,一户一个沉淀池,通过三级沉淀后排入害水沟,


                流到低洼地。对汇聚生活污水的堰塘(湿地)进行清淤扩容,适

                量栽种净水植物,实现自然净化。


                —202—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