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0 - 微论坛正稿
P. 220
2、目前开展运动式的乡镇污水处理达标带来一系列问题:
缺乏雨污分流体系,污水收集率不高。污水处理厂建设规模难
以控制、设计运营不匹配。污水处理技术方案选择缺乏针对性;
④后期运营维护费高,收费和政府补贴的机制没有建立。
二、深层次的原因分析
1、缺乏系统化的规划与统筹:城与乡、建制镇与自然垸落、
排水与供水、雨水与污水、“厕所革命”和污水收集,要么“一
刀切”,要么条块分割、各自为战。
2、缺乏强有力的责任考核体系:口头重视,实际责任没上
肩,导致财政投入严重不足,部门联动合力不够,责任考核的压
力传递不够。
3、缺乏必要的法律和制度支持:倡导的多、刚性约束的制
度、法规缺乏,应该是“谁产生的垃圾谁付费,按垃圾计量累计
付费,多产生垃圾多付费”。
4、缺乏必要的技术支撑:中国农村地域差别巨大,农民生
产生活方式惯性大,加之农村面临空心化、老龄化,导致局部性、
阶段性的垃圾量、污水量大,工程化措施与实际运营差别很大。
三、武穴的现实探索
(一)推进“三个一体化”
1、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一体化,武穴探索的“户清扫、村
收集、镇转运、市终端统一处理”,是住建部最早推广的模式之
一;
2、城乡污水处理一体化,9 个污水处理厂全部采用 3P 按厂
—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