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 - tmp
P. 5
而过感受不到的。我父亲当然没有这么诗意,不过他用他实实在在的品质无意间做到了。
他在他行走的过程中,真正地把自己和这片土地融在了一起。他把他的办公室设在田间地
头,设在农民的炕头上灶火边。整个伊川的山川大地都是他的办公地,乡间的老农就是他
的同事,同伴和助手。他在情感上和这片土地无法分离。
1958 年他把我妈和两个孩子的户口直接从城里转到了乡下,转到一个叫王庄的村子
里,给我妈在棉花试验区承包了两亩棉花地,让她带着孩子种棉花。我想正是基于这种和
土地无法分离的情感。为了不离开,为了回到家也能随时随地研究观察棉花的生长。在乡
下住了多久不知道,我知道的是,出生于 1961 年的我三姐是生在这里的。因为我三姐的
眼睛比我们姐妹都大,我们常开玩笑说:会不会是当年在医院里抱错了?我妈就会说:
“她在王庄生的,就一个接生婆,上哪儿抱错去?”
母亲告诉我们说,在北京参加全国棉花会议时,周恩来总理曾拉着我父亲的手叫他是
“河南来的土专家”,可以印映他带着全家在乡下种棉花的经历。
除此以外,伊川老百姓几乎人人都能讲述的还有他修水库时,在寒冬腊月天跳进水坑
里堵漏水的故事。
伊川县地处豫西低山丘陵地区,周围群山环绕,伊河纵穿南北,“二山一川七分
岭”。降雨量常年分配不均。若降雨,便是暴雨,引发洪水。不降雨,便是干旱,颗粒无
收。所以兴修水利,是他作为一个县长工作的重中之重。
这个故事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