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7 - 洛城作家2020final
P. 127
“他是去年走的。”Z保养得不错,比年轻时丰满 三
许多,大概是结婚生子以及时间的痕迹吧,不过她脸
上一点皱纹都没有,是一位看上去很有风韵的中年美 “走,跟我看大哥去。”一坐进Y收拾得干干净净
妇。 的雅阁,他就不容置疑地对我说。
“我们有二十多年没见了吧?” “好啊,听说了这么多年,我还没见过他呢!”
“嗯,是很久了。那时候我还不认识吉姆也没结 “大哥”是我童年的一个传说,他是家里一位朋
婚,现在孩子都大学快毕业了。” 友的亲戚,也就只是有所耳闻,而没有过见面的机
吉姆身高六尺,黑瘦精壮,一看就是常在户外锻 缘。X比我年长近二十岁,是一个大家族的长房长孙,
炼,不过头发已经全白了。听说他当年不到四十岁, 他的父亲曾经是这个家族的骄傲,官拜少将,但也因
已经做到银行高管,称得上是一枚很不错的金牌王老 此在1951年被镇压了。幸好他父亲还有个妹妹参加革
五。记得Y在肉饼店桌上告诉我Z找到这么一个老公, 命,这时到了北京,竟还顾念亲情,收养了他。他改
一方面为她高兴,一方面感叹从此世界上多了一个主 姓换名,在北京上到高中毕业,学习成绩优异,但是
妇,少了一个女诗人。那是我第二次或者第三次去洛 终究因为出身不能上大学,在六十年代初支边去了新
杉矶时,初访洛城时的肉饼味道,成为我那几年屡赴 疆。没有人知道X怎样在新疆度过饥荒,做过哪些行
加州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和店老板还聊过天,知道他 当。文革开始不久,天下大乱,许多人或早或晚被驱
本是籍贯河南的回族,后来当兵渡海到台湾,最终落 逐出北京,他却带了一个深目高鼻的维族美女回来,
脚到这里开餐馆。这也是很多人走过的足迹,说起来 虽然一直没有一份正经工作,但还是在皇城根下一间
海外华人一代代的命运,每一个案的独特之中,又往 小平屋里生存了下来,还养了一个像洋娃娃、混血儿
往能看到某些共通之处或者说时代的烙印。 般的女儿。
“听说你生了一场大病,病好不久遇见吉姆,很 在传说中,X是一个无所不能而且潇洒英俊的人
快就结婚了。” 物,有不少铁杆粉丝,类乎真正的“老炮”,在城南
“差不多就是这样吧,那次生病改变了我很多想 颇有名气。据说X在新疆时曾遇高人,不仅师承了武
法,明白了对于女人来说,安全感往往比爱情更重 功,还精于算命。不过X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总是
要。” 低调的,而且独往独来,并不像其他“老炮”那样,
“大概多数女人都会这么想吧。过了这么多年, 身边有一群小兄弟簇拥着。文革头几年,由于学校关
先是听说,现在又亲眼看到你过得很好,我想你的旧 门,青少年都游走在社会上,江湖也就难免热闹。在
日朋友们都会很高兴的。” 北京,不同的红卫兵派别如“老兵”、“四三派”、
“还可以吧。吉姆虽然有些无趣,但是人很简 “四四派”之间,不同的出身如干部家庭与城市平民
单,也很有责任心。” 之间,不同的居住环境如大院子弟和胡同串子之间,
“这恐怕就足够了,据说好丈夫多半无趣,不过 各种恩怨情仇、纵横捭阖错综多变,一如那个时代本
反过来可能也成立。” 身,所以我看面条童年的成长环境,多少有似曾相识
“生活更多就是过日子罢了,有趣的人毕竟是很 的感觉。X来自远方,无处隶属,似乎立场超然,但
少见的。” 实际上是个可能连户口都没有的黑五类。一半出于生
天渐渐暗下来,雪茄抽了灭、灭了再点燃,酒杯 活所需,一般也许是闲来无事,他混迹于市井中,却
也渐渐空了。吉姆在旁边安静坐着,自酌自饮,他显 并非市井中人,于是就当上了“大哥”。这个称呼和
然早已习惯妻子用母语和朋友聊天。 “老炮”一样,当年并不仅仅是一个褒义词,而是有
“他临走之前,我去看过他。”Z一面说一面不自 更复杂的臧否。
觉地瞥了吉姆一眼。 即使在本家族,X也是一个边缘人。他的祖上是在
这是我想知道但又觉得不合适问的问题,我什么 清朝时就是世代为官的大家族,在改朝换代的上世纪
都没有说,听她继续讲。 前半,有几支衰落,但又有另几支兴起。X的父辈这一
“他已经认不出我,大概他谁也认不出来了 代,年长的投奔国民党、年轻的参加革命。X运气不
吧。” 好,早年丧父,虽然得到姑姑照应长大,但是成分改
我毫无理由地想起德尼罗饰演的“面条”在化妆 不了,注定被打入另册,只能在胡同底层。小时候听
室见到黛波拉的画面,那个情节除了岁月横亘,其实 到有关他的故事,也是一半神奇,一半是他又进了局
不搭界,但也令人悲从中来。 子的传闻。最大的新闻就是文革结束没多久,他就去 洛
了美国,听说是他的叔叔从那边回来把他带走的。 城
作
家
第三十期
P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