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 - No.20 關照季刊 Aug 2024
P. 27
第二十期 季刊
貳、文獻探討
一、苦路的定義與內涵
苦路(Way of suffering)最早是為
了讓信徒參訪聖城耶路薩冷所規劃的
路線(Carus, 1910),隨著時間演進,
成為基督教神學中一個重要的宗教實
踐,特別是在天主教教會。它代表了
耶穌基督受難和犧牲的不同階段,以
及他在受難前往十字架的道路上所經
歷的事件。過去曾有信徒駐足苦路,
藉此希望能發現靈性的錨,能夠得到
永恆的啟示(Ciholas, 2004),因此這
個儀式被視為一種反映和體驗耶穌受
難之路的虔誠活動。在神學上,苦路
被視為一個媒介,讓參與者能夠以一種更深刻的方式體驗和理解耶穌的犧
牲,並加強對耶穌基督教義中「救贖」的認知。透過這個儀式,參與者得
以更為親密地與耶穌受難的歷程連結,並思考自己在信仰中的角色和責任。
過去拜苦路多在教堂內以誦念跪拜的方式,晚近天主教會的拜苦路
活動開始走向戶外,也有希望吸引非信徒認識天主教的期待(楊嘉欽,
2012)。關於走苦路實際的經驗,信徒因為感受到耶穌當時甘願承受
這些無法承受的痛苦,而能在苦路中一步一步體會上帝的愛(陳家華,
2013)。
二、苦路的十四站
以下是「苦路的十四站」,以及每站內容的簡要敘述:
1. 第一站:耶穌被定死罪—耶穌被無神論者處死,面對不公正的審判。
2. 第二站:耶穌背十字架上山—耶穌被迫背負沉重的十字架,負擔沉重
和痛苦。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