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8 - Fine Classical Chinese Paintings SOthebys Hong Kong April 1 2019
P. 128

元氣淋漓,自在揮灑,無湊泊之跡







           詞臣畫家錢維城(1720-1772)自幼習畫,入值內廷二十餘            或以冊頁形式,一頁仿一家,獨立呈現,如本幅把元四
           年,參與乾隆帝頻繁的書畫鑒賞活動,得以一睹古畫真                  家共冶一爐,則尤為少見。
           貌,更是獲益良多,對摹古有更直接的體會。其仿古作                  據題識得知,文敏公於友人于敏中(1714-1779)處得見王
           品深得乾隆皇的賞識,曾多次贊其畫風流露元四家之韻                  原祁(1642-1715)仿元人山水卷,贊嘆其「元氣淋漓,
           味,如台北故宮博物院藏《錢維城仿黃公望秋山》云:                  一筆揮灑,無湊泊之跡」,以傚其舉而創作此卷,謙稱
           「秋入興安萬竅吹,山蒼雲白樹參差。扈遊自寫胸中                   不及其優秀。錢維城十分欣賞王原祁,曾云「麓臺歿後
           趣,却說無端仿大癡。」(fig.1)                                            [2]
                                                     無丹青,遂令山水亡精靈。」  又認為「本朝山水祖二
           而然,他以仿古為目的畫作並不算多數,如本卷仿四家                  派,南田惲與司農王,亦如詩家有李杜,子美雄博青蓮
                                                                                   [3]
           山水集於一卷之中,就更是罕有。本卷長逾十六尺,                   狂。兩家俎豆並不朽,餘子別山誰能當。」  既能一睹
           連景山水綿延不絕,用筆變化豐富,墨色層次分明,構                  其大作,想必啟發良多。
           圖充滿起伏跌盪。畫卷以峯巒林木為開首,穿插溪澗,                  錢維城於丙戌年(1766)繪畫此卷,時在京師為刑部左侍
           意寫牛毛皴及密集點苔顯王蒙筆法;接著是峭石疊嶂,                  郎、浙江学政,前一年才扈從乾隆帝南巡,公務繁忙,
           形成奇峰巨壁,略帶黃子久筆意;過了層崖便見平遠山                  只能於閒時舉筆,歷時兩個多月,翌年恰好三弟來訪送
           村,樹石鬆秀,彷彿有倪高士山水之畫意,為之前緊湊                  贈之。固本卷既是閒情之作,以示古人之韻,又是教授
           氣氛帶來一點平靜;然後是雲峯山脈,仍多大癡法;背                  晚輩之物,以表心中丘壑。
           帶出溪山迴曲,樹木蕭森,漸有梅道人意;最後以平石
           矮坡作結,加上長披麻皴為主,參用吳黃二家法,而子                  本卷贈予之三弟即錢維喬(1739-1806),字樹參,號曙
           久居多。此正好貼合其仿古思想,尤為推祟黃公望也:                  川,又號竹初,乾隆二十七年(1762)舉人。學貫古今,
           「有元山水推四家,虞山大癡獨稱首。元氣全歸造化                   詩文博瞻。工書善畫,晚通禪理。其創作之傳奇故事,
           師,神機自赴煙雲手。」      [1]                      在乾隆年間演出後曾轟動一時,有多種刻本傳世,曾與
                                                     錢大昕一起合修《鄞縣志》。錢家一門二傑,當時與狀
           元四家畫風鮮明,各具特色,錢文敏公巧妙地以純熟筆                  元錢維城有「常州二錢」之稱。
           墨,靈活運筆,瀟灑揮就,既集四家之畫風特徵,又不
           覺突兀,倒有一種疏簡渾厚之氣,是對四家有深入理解                  錢維城雖比其弟大十九年,但兄弟間常有交流,尤其在
           後,以自己方式融匯貫通,以筆墨集大成。當時畫家比                  丙戌(1766)及丁亥(1767)這兩年間,如於丙戌年贈詩予
           較常見的仿古作品,為畫幅中模仿一至兩位古代畫家,                  其弟,經裝潢後,弟題跋七律詩二首;          [4]  於同年也有





           126      SOTHEBY ’S        FINE CLASSICAL CHINESE PAINTINGS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