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8 - Sothebys HK Dragon Emperor April 2024
P. 88

乾隆帝對宮藏古玉印的整理鑑別與「鑑古席珍」冊頁*

             郭福祥

             清代是中國歷史上內府收藏最為鼎盛的時代之一。尤                    我們現在所掌握的材料可以清晰地勾勒出乾隆君臣對
             其是乾隆皇帝,對古代藝術品鍾愛之至,搜集不遺餘                    宮藏古玉印整理鑑別的具體情狀。其對每一批古玉印
             力,在他統治的六十餘年中,內府收藏堪稱宏富,歷                    的整理,大致按照以下的步驟進行。首先是根據古玉
             代珍品無不囊括府庫。針對這些內府收藏,當時還編                    印的材質、紐式、印文的特徵和內容等要素判定其時
             纂了較為詳實的著錄典籍,成為後人研究的十分重要                    代。按照一般的程式,這些印章先要呈給乾隆帝御
             的資料。對於古代璽印,乾隆帝也同樣注入了相當多                    覽,皇帝若感興趣,就會想方設法尋找材料,初步
             的精力,極力搜羅,不斷整理,使內府的璽印庋藏漸                    鑑別後提出處理意見。或者是在提呈御覽的時侯,就
             成規模,奠定了清宮璽印收藏的基礎。                          已經將相關的背景材料同時呈進以便定奪。因此,對
                                                        古璽印時代的確認往往是通過乾隆之口首先說出,而
             乾隆皇帝對古代印章的搜集整理工作主要涉及古銅                     且往往會得到大家的公認,最終反映在乾隆相關的御
             章、古玉印、明代牙石章等幾個部分,而香港蘇富比                    製詩中。「紐篆見炎劉,圭璋德並儔」、「古色煥斑
             拍賣公司此次即將拍賣的這件「鑑古席珍」冊頁就是                    爛,炎劉俊可攀」,這都是乾隆帝最終的鑑別意見。
             乾隆君臣對宮藏古玉印進行整理的直接成果。此件冊                    其次是重新排次,基本是按照印文的內容進行,也就
             頁實際上是專門為乾隆整理過的三十二方古玉印製作                    是乾隆所說的「部分等次藤箋紀」、「各依其類以次
             的印譜。推蓬裝。冊頁上下夾板用癭木製作,其中上                    排」。這一工作基本是由侍從諸臣完成,如:「臣等
             夾板正中刻隸書「鑑古席珍」四字。內頁計九開。第                    謹依印統前後而排次之,竊思秘府所藏,瓊章瑤檢不
             一開和第二開均為灑金箋,分別鈐「五福五代堂古稀                    下數千百方,茲特昆山之片玉而精璆環寶已足媲美,
             天子寶」、「八徵耄念之寶」。第三開上半部分為乾                    圖球益信」及「巨等幸與編次,謹拜手稽首識諸簡
             隆御筆「朗照」二字,下半部分中間為一圓光,圓光                    末」等都是。當然,諸臣的工作也是在乾隆的授意
             內為乾隆帝的肖像。第四開至第七開每開的上半部分                    之下進行的,「屏檔惟謹錯置紛,重排次命翰苑臣」
             均分別為八方古玉印的鈐本,下半部分依次分別為董                    、「我偶發現識舊物,乃命文臣重排次」正是當時的
             邦達畫山水小景、鄒一桂畫折枝梅花、錢維城畫山水                    實錄。再次是製作印譜。將印文按排次的順序鈐拓成
             小景、丁觀鵬畫羲之題扇故事。第八開的上半部分為                    譜,配有乾隆的相關御製詩或御題識語,後附之以侍
             乾隆御筆題詩一首,下半部分為蔣溥、汪由敦等八名                    從諸臣的題跋,相當於一份完整的檔案。這些印譜或
             大臣的跋語。第九開為灑金箋,鈐「太上皇帝之寶」                    紫檀夾板,或錦面夾板,其上多題四字嘉名,如「韞
             。整個冊頁詩、書、畫、印有機結合,充滿濃郁的文                    古含珍」、「珍羅芝檢」、「文府雲章」、「綠字凝
             人氣韻。為便於對此件冊頁價值的理解和判斷,在這                    輝」等,且製作都相當精緻考究。最後是選取或新製
             况針對乾隆君臣整理鑑別古玉印的歷史情況作一些介                    外匣盛裝。把印璽按照排定的次序置於印匣內,再與
             紹。                                         印譜合在一起,存放於固定地點。至此,一批璽印的
                                                        鑑別整理工作才算基本結束。
             對古玉印的搜集和整理是乾隆時期文事活動的重要
             組成部分。乾隆對古玉印的關注,大約從乾隆十年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當時參與宮中璽印鑑別整理工作
             (1745年)即已開始,直到他去世,興趣一直不減,                  的侍從大臣前後不下二十餘人。包括:梁詩正、董邦
             這恐怕與乾隆對玉器的喜愛有很大關係。在他看來,                    達、於敏中、金德瑛、汪由敦、蔣溥、裘日修、張
             古代尤其是秦漢時期,印章雖然多鑄金刻玉以為之,                    若澄、錢維城、錢汝誠、王際華、蔣木鼎、嵇璜、
             但玉常少於金,故而能夠流傳下來者更為罕見,值得                    觀保、王傑、董誥、彭元瑞、吳省蘭、阮元、瑚圖
             珍視。乾隆十四年(1749年)將宮中收集到的十六方                  禮、那彥成等。這些人都是乾隆朝通曉文史、藝術
             玉印製匣盛裝,並鈐拓印譜,命文臣題跋,他自己也                    的飽學宿儒之士,尤其是書畫,可謂各個精通。他
             特別為此作詩宣揚,這是我們所能見到的乾隆第一次                    們的工作除了對乾隆檢視過的璽印作基本的釐定排次
             將古玉印整理集結。此後,每收集整理一批,乾隆都                    之外,最主要的恐怕就是奉命撰寫附於印譜之後的題
             要題詩記述。通過乾隆的這些詩作,我們可以瞭解到                    跋。這些題跋的基本內容,一是要為乾隆的基本結論
             當時宮中古玉印的收藏情況。根據現在的統計,在將                    進一步尋找依據,加固乾隆的看法。如:「玉印十六
             近五十年的時間况,經過乾隆整理鑑別的古玉印大致                    方,臣等奉來力賜觀,茂華溫澤,斑采蔚然。爰考其
             有十五批次,每批少的僅一方,最多的一次達到一百                    紐篆鐫刻,質諸秦漢印統,⋯⋯文既怑相符契,而大
             方,總量在四百方左右。可見乾隆時期內府收藏的古                    小形制亦皆吻合,其為炎劉以上物無疑」、「漢玉十
             玉印在數量上是相當可觀的。由於此前對宮藏古玉印                    印,奉敕令臣等審視。臣等檢閱秦漢印統一書,紐紋
             沒有足夠的關注,缺乏系統整理,龐雜紛陳,因此乾                    篆法不爽纖毫」。二是對乾隆帝的所謂「崇古博物」
             隆君臣對宮藏古玉印的系統清理可以說彌補了這方面                    、「稽古右文」大唱贊辭,以證明當今聖上的卓爾不
             的不足。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