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 - Christie's, materpieces of Buddhist Art December 2, 2015 HK
P. 24

像設儀軌                                                  註:

雖然博物館和美術館習慣將佛教造像單獨陳列,但它們在原來的                          1 詳 見 陳 觀 勝 撰《 佛 教: 亞 洲 之 光 》。 紐 約 伍 德 伯 里:Barron’s
寺院中幾乎一律是成組展示,其數目多為奇數,並按主次尊卑排                          Educational Series 出版社,1968。
列:居中為佛陀,左右輔以脅侍菩薩,組合外緣或有一名護法天神,
上方有二至四名天女(拍品編號 2913)。再者,塑像通常還會襯                       2 關於佛教及其歷史(以中國為主),參見:Arthur F. Wright 撰《Buddhism
以繪畫(如壁畫、掛軸及橫幅)。由此可見,原來的像設格局意                          in Chinese History》(加州史丹 / 坦福:史丹 / 坦福大學出版社:1971 年
境深遠、層次豐富,以此象徵諸佛與其他神祇所在諸天。當然,                          修訂版(中譯本為(美)芮沃壽撰《中國歷史中的佛教》北京 : 北京大學
部份神祇的塑像也會單獨置於分壇或神龕之中,以便個別供奉。                          出 版 社,2009 年 第 1 版 ); 陳 觀 勝 撰《The Chinese Transformation of
至於小型的神祇造像,諸如摩利支天像(拍品編號 2908)及財源                       Buddhism》(新 / 紐澤西普林斯頓: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1973;Erik
天母像(拍品編號 2909),它們有可能是為個別佛寺訂製,也可                       Zürcher 撰《The Buddhist Conquest of China: The Spread and Adaptation
能是個別人士或家族買來供放於家中神龕。寺院之中,這類造像                          of Buddhism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荷 蘭 萊 頓:Brill 出 版 社,2007
通常被視為壇城主尊供奉。                                          年第三版)。

差不多所有的青銅像原來都有鎏金,這樣既可令其外觀更為華美,                         3 關 於 佛 教 藝 術 書 籍, 可 參 考:Pratapaditya Pal 等 合 著《Light of
以 彰 顯 虔 敬 之 心, 亦 可 模 仿 佛 經 中 所 指 佛 陀 和 菩 薩 煥 發 的 身 光  Asia: Buddha Sakyamuni in Asian Art》( 洛 杉 磯: 洛 杉 磯 市 立 美 術
( 拍 品 編 號 2901、2902、2903、2906、2908、2909、2911          館,1984);Denise Patry Leidy、Donna Strahan 等 合 著《Wisdom
及 2914)。西藏塑像有時候僅為皮膚鎏金,並用光素的黃銅或青                       Embodied: Chinese Buddhist and Daoist Sculpture in the Metropolitan
銅來呈現衣袍,使色彩的運用更為生動傳神。此外,大多數的傳                          Museum of Art》(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紐黑文:耶魯大學出版
統木石造像原來皆有上彩,部份作品還會在臉和其他皮膚表面施                          社,2010);Marsha Weidner 編 著《Latter Days of the Law: Images of
以金箔,使人物形象更自然寫實、華彩熠然(拍品編號 2904 及                       Chinese Buddhism, 850-1850》(堪薩斯勞倫斯:堪薩斯大學斯賓塞美術
2905)。儘管能保存原有色彩者寥寥可數,但許多作品仍留下了                        館;檀香山:夏威夷大學出版社,1994);Pratapaditya Pal 撰《The Arts
昔日彩繪的蛛絲馬跡。                                            of Nepal》( 荷 蘭 萊 頓:E. J. Brill 出 版 社,1974;Pratapaditya Pal 編 著
                                                      《On the Path to Void: Buddhist Art of the Tibetan Realm》(孟買:Marg
                                                      Publications 出版社,1996)。

因本文主題所限,若要追溯各佛教藝術流派的演變發展,從它們
誕生於印度北部,到流入中亞和東南亞,以至流入中國、朝鮮和
日本,筆者當另行撰文剖析。佛教的藝術風格不僅隨時代而變,
還會融合所到之處的文化元素,所以個別作品的風格亦留下了其
創作時空的烙印。與此同時,當佛教從其發源地傳遍亞洲以至世
界各地,各類造像雖略有變化,但其傳承和儀軌仍一如既往、恒
常不變。故此,一尊佛像無論出自何時何地,人們依然能一眼認
出佛陀的形象,就像大家永遠不會認錯菩薩的造像,因為它總是
保留了一些跨越時空的基本造像特徵。所以,至少以宗教理想和
造像之傳承而言,陳觀勝教授多年前用「亞洲之光」來形容佛教,
如今看來仍份外適切。

毛瑞(Robert D. Mowry)

哈佛大學藝術博物館亞洲部榮譽主任暨佳士得高級顧問

22 Masterpieces of Buddhist Art 大俱足 — 經典亞洲佛教藝術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