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9 - Bonhams Scholars Art and Instruments Hong Kong December 2, 2021
P. 69
Inscription on ‘Jingtao’ qin Inscription on ‘Jiuxiao Huanpei’ qin Detail of Poem on the Hall of Wind
驚濤琴琴銘 Tang Dynasty. Image courtesy of The and Pines by Huang Tingjian
Palace Museum, Beijing (1045-1105). Image courtesy of The
北京故宮藏唐代九霄環珮琴琴銘 National Palace Museum, Taipei
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黃庭堅
《松風閣詩》
那麼,何人才具備改造琴器形制的能力呢?楊時百在《琴學叢書》中記載 怡園佳器承傳太古遺音
了一張「松篁戛玉」琴,琴上有題記:「餘素性好琴,見譜中載有唐李沂公 1895年李子昭與吳昌碩等人在蘇州怡園創繪事雅集,24年後的秋月,同
勉制「百衲」、「響泉」、「韻磬」三琴自寶於家,餘得「百衲」一張,音聲圓潤 在怡園,李子昭與吳蘭蓀、葉璋伯等人,邀請上海、揚州、重慶、湖南等地
極其靈活,但木質朽敗幾不能勝指,遂改斫式樣,撫之有「松篁戛玉」之 三十三位琴人,相聚怡園舉辦琴會,暢敘琴話,輪流撫琴,研究學術,盡陳
聲,因篆四字於後以傳不朽,並以「響泉」、「韻磬」未得為恨雲。底款署「 宋、元、明、清各朝古琴。進而效防蘭亭雅集,吳昌碩做《怡園琴會記》,李
唐凱」二字。楊時百稱這張「百衲」琴經過唐凱改制,已經蛻化人間,並完 子昭繪《怡園琴會圖》,並撰述會記,成為我國近代第一次全國性的琴會
全失去了唐琴的特徵:「惟此琴極大而重,內漆以朱甚堅,斷紋大蛇腹亦 活動。 2019年9月,在怡園藕香榭隆重舉辦了「弦上百年」—紀念怡園琴
甚少,全不類唐物」。這樣的改琴行為在今天看來,是令人扼腕嘆息的事 會1 00週年活動,同樣名家匯聚,並展出了玉玲瓏、枯木吟等14張傳世
情,但是在三百多年前的境況之中,唐凱是著名的琴家,藏琴甚豐,具備 古琴,與百年前的琴展遙相呼應。李子昭先生得「驚濤」琴的時間與1919
鑑賞與改制古琴的物質條件,也具備了對琴器造型和音質風格評判與 年的怡園琴會相合,會上琴人交流琴學琴藝之時,歷代琴器必定遠不止
改造的能力,具體的胎體結構改造與髹飾工藝,則可能是交予斫琴名家 十四張,聚集在怡園供彈奏品鑑,「驚濤」琴或許便在其中。
去完成的。
1953年胡若思得「驚濤」琴,欣喜之餘作《得琴圖》,將其刊載於《胡若思
鄭珉中先生在《記彌足珍貴的唐凱藏琴》一文中,記述了七張改變形制 畫集》,曰:「驚濤」琴原為古琴家李子昭故物,李子昭為四川崇慶人,蜀
的琴器,皆出自於清代琴家唐凱之手。其中一張管平湖先生舊藏的「猿 地山林派古琴名家,與九嶷派之楊宗稷,梅庵派之王賓魯,皆一時之俊。
嘯青蘿」琴,得自於夏溥齋先生,管先生對用琴的音色要求極高,因此剖 李子昭擅琴外,复善繪事,工山水、梅花」。足見胡先生對這張琴是極為
修了這張琴,修復過程中,鄭先生曾到訪學習修復技術,得知該琴邊牆 珍視的。
部位用板條粘貼,加寬了琴體,剖修時找不到合琴的縫隙,是在精準測
量之後用鋸鋸開,發現琴體原始的形制「彷彿是仲尼式」,槽腹內項部右 「驚濤」琴名左下方署款「庭堅」,從書體風格看接近黃庭堅的書風,同
側墨書「太康二年於衝」六字,池內兩側刻款「一九五六年春,管平湖再 故宮博物院藏「九霄環佩」琴 「庭堅」款相仿,但是不能憑此款便判定其
修」,琴板上方刻滿漢合璧「唐凱」方印一枚。作為九嶷派大師,管平湖先 斫制年代,或許和「松篁戛玉」琴有相似的情況—改制的琴人是鼎鼎名
生完全具備剖修琴器的綜合素養與能力,經過管先生修復後,「猿嘯青 流,完全不計琴器原作者的款識信息,以至於將腹款一併消磨殆盡。從「
蘿」成為當年九德兼備的絕品。管先生錄製琴曲《流水》時便是使用這張 驚濤」琴原有的連珠式造型,以及灰漆工藝和斷紋形態同其它類似的連
琴。 珠式琴相比較,確有一些唐宋風韻;琴器鑑賞有別於鑑定,標準器之外
往往有仁者見仁的他例。從斫制之初到名家改制,從怡園琴會後李子昭
琴器剖修的目的在於提升音色品質,主要通過挖斫槽腹來實現,而琴式 先生得琴到胡若思先生珍藏,「驚濤」琴吸引這些琴家的不是其形制與
改制除了改變部分音色以外,更多是從造型美學角度出發。從「驚濤」琴 髹飾工藝,而是它奇古透潤的音色品質,其泠泠太古遺之音才是琴器傳
的X光片來看,推測改琴之人認為琴項部和腰部的連珠造型曲線弧度非 承的精神內核與價值所在。
己所好,通過填充中部凹弧改為鳳勢式,雖然形制的變化對音色影響有
限,但是如此驚為天人的改制行為,推測定是修養極高,可比肩抑或高
於唐凱之人所為。
ELEGANT GATHERINGS: THE SOCIAL ART OF CHINESE SCHOLORS |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