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2 - The Parry Collection Bonhams London November 2 2021
P. 182
壽山大料為材,隨形,薄意。以蘇軾赤壁夜遊為題材,浮雕成通景山 弘的人生態度更是歷代文人的精神像徵。後世以夜遊赤壁為題的書畫
水人物。 作品不勝枚舉,並逐漸脫離原始文本之意義,成為文人遊趣的圖式
來源。北京故宮館藏一例清中期田黃石淺浮雕「秋江待渡」章,雕
正面刻東坡與友人泛舟江上,巨石插立江中,茂密虯松批於崖上, 飾風格可為比對,見於故宮博物院官方網站http://www.dpm.org.cn/
遠處高山重迭,雲煙縹緲。石壁上以楷書陰刻蘇軾《赤壁賦》之詞句, collection/seal/228550.html。另有一例清田黃石雕赤壁圖章,收錄於
「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 《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文玩》,上海,2009年,編號249,
落款「吉人」。 可資參考。
背面依皮色巧雕幾桿修竹,一輪明月懸於空中,巨石上同樣陰刻楷書 林佶(約1660-1720年),字吉人,號鹿原,別號紫微內史。康熙五
「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幾何,而江 十一年(1712年)欽錫進士。林氏善書法,精校勘,手跡尤為至寶。
山不可複識矣」,出自《後赤壁賦》,落款「鹿原林佶」。 曾手寫汪琬撰《堯峰文鈔》、陳廷敬撰《午亭文編》和王士禎《漁洋
精華錄》、《古夫於亭稿》,手寫上板,寫、刻、印俱精,被文壇和
印文篆體,朱文,右上起順讀「無為其所不為,無欲其所不欲」, 藏書家譽為「林氏四寫」。其藏書室名「樸學齋」。
語出《孟子》。
比較一例民國壽山印章,同以薄意山水人物圖為飾,較本例稍小,
蘇軾於元豐五年秋遊赤壁,作《赤壁賦》,三個月後再遊赤壁,又作 售於倫敦邦瀚斯,2011年11月10日,拍品編號385。另見一例田黃薄
《後赤壁賦》,成為古典文學史上的千古名篇,其超然物外,曠達恢 意山水圖山子,售於香港佳士得,2019年5月29日,拍品編號3001。
180 | BONHA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