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1 - The Parry Collection Bonhams London November 2 2021
P. 71
盃撇口,深弧腹,淺圈足。胎體輕薄,白釉瑩潤。器身外壁以青花五 代表農曆十二月份的月令花卉則為根據傳統花朝節的傳說選取。花朝
彩 飾,一面繪牡丹,並以山石花草作點綴,另一面以青花楷書題詩 節又稱花神節,《月令廣義》載,花神為「春夏長養之神」。清代以
「曉艷遠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風」,詩句末尾鈐一篆文「賞」字 後,北方一般以農曆二月十五日為花朝節,節日期間,人們以五色彩
印。底署「大清康熙年製」青花雙行六字雙圈楷書款。 紙或彩帶裝飾花枝。乾隆時期,於承德避暑山莊建萬匯總春之廟,即
花神廟,其中供奉的十二花神與康熙十二月花神盃所繪花卉種類、順
十二月花神盃為康熙官窯之首創,是康熙年間御窯廠燒製的時令酒 序一致。
具。其打破器物設計的傳統組合觀念,而取十二月令花神依月令之數
為一套,更配列贊賦,求詩、書、畫、印之融合。構圖細緻秀麗,佈 完整十二件一套的花神盃傳世較少,北京故宮博物院館館藏一套清宮
局留白妥帖,文人氣息濃郁,品味高雅脫俗。存世的十二花神盃,畫 舊藏康熙五彩花神盃,可 參考,詳見《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
風、釉色、乃至題寫風格皆常見細微差異,表示其或許並非成套燒 五彩、鬥彩》,香港,1999年,圖版140。令可參倫敦大英博物館大
造,而可能是隨著樣式的變化最後成為一組。 維德基金會藏完整一套康熙五彩花神盃,收錄於R.Scott著,《For the
Imperial Court. Qing Porcelain from the Percival David Foundation of
花神盃之上所題詩句多引自唐詩。康熙皇帝於康熙四十四年(1705 Chinese Art》,紐約,1997年,頁82-83,編號23;以及紐約大都會
年)下令搜羅唐詩合集,編纂《全唐詩》,「得詩四萬八千九百餘 博物館館藏一套,藏品編號50.145.267–.278。
首,凡二千二百餘人」。曹寅奉旨編輯刊刻,康熙四十五年(1706
年)書成,康熙皇帝親自撰序。見R.Scott著,《For the Imperial 參考一例清康熙五彩「牡丹」花神盃,「大清康熙年製」楷書
Court. Qing Porcelain from the Percival David Foundation of Chinese 款,2013年5月29日售於香港佳士得,拍品編號1913。
Art》,紐約,1997年,頁82-83。由此推測,這些題寫著皇帝喜愛詩
句的花神盃,許是康熙後期《全唐詩》成書時燒製的,亦是後世琺瑯
彩瓷器以詩襯畫裝飾的濫觴。
THE PARRY COLLECTION |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