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7 - 藝行香港 2019
P. 47
5 太平山街位處上環的小山坡,從車水馬龍的馬路攀上窄小的樓梯,一拐彎後,便是另一風景。太平山 32——45
街接連多條小道窄巷,其中一端鄰近著名的文武廟,更顯獨特。太平山街道儼如小小的社區,有多家
精緻的小店,滿溢悠然氣息,恍如城市的後花園。其中一家咖啡廳 Homei,是 John Batten 常到之
處。「這裡總是很安靜,可以坐很長時間。」住在上環的他,對附近社區暸如指掌,如同他對香港的認
識。這天我們隨他行走上環,彷若走進另一時空,細讀香港的另類文化歷史。
Culture
Critic
John Batten 的生命軌跡原與香港毫無相交之處,最終因剎那的歷史時刻,他從 5 千
多公里外的地方來到陌生之地。1989 年, John 正遊歷歐洲,興起一個念頭:「我很
想到中國,親身看看中國的模樣。」於是,他改道到中國,遊歷了 5 個月。他仍記
A Stranger’s Eye
得,中國境內街道空蕩蕩,遊客數量很少的景象。他從澳門過境,再走遍廣西、雲
南、四川、江蘇,最後來到上海,他決定坐船到香港。經過兩天一夜的悠長時間,抵
達香港後,眼前是燈火明亮的城市。「我第一次來到香港時,很喜歡這裡的霓虹燈。
我還記得,我坐在九龍的巴士上,經過彌敦道,沿途皆是形形色色的霓虹燈,巴士就
在這些燈牌下方擦過,眼前的景象幾近是難以想像。」
˸ମඊɛʘ
߈ீ̹۬ ༾࠰ಥ
Text by Emilie Choi ɪᐑٙѥఱλ྅݊ +PIO ٙϼቌ֢ɓছdᄚఫ
對於香港,John 形容當時一無所知。因此,香港的一切事物,對他而言都是嶄新的
મஞήᓃ{{ɪᐑ౷ᅅѥ ਪาλʔፋʲf
經驗。他住在尖沙咀的重慶大廈,那兒聚滿不同族裔的人,也因此成就了獨樹一格的
氣氛。「我還到了山頂、茶餐廳,與旺角,我都很喜歡。」眼前滿頭白髮的他,談起這
段 30 年前的記憶,依舊鮮活。「在山頂上俯瞰整片香港,這是世界聞名的景色,我
們曾在電影上、或旅遊的宣傳上看過。但當你走到山頂,親眼看到如此景象,你會深
感驚嘆。如果那天恰巧天色清朗,你能逐點細看香港的模樣,密集的樓房高聳入雲,
一座繁囂的城市。而在山頂上,卻是被自然綠樹包圍,與眼前繁忙的香港形成對比。
香港就是一座充滿對比的城市,現實甚或遠超你的想像。這與世界很多城市相異。」
文化評論者 場 社 家 現 華 也 社 香 人 港 德
John Batten 對香港的第一印象,定格在他的記憶,繚繞不散。 域 會 , 則 早 曾 工 港 的 居 ︶ John Batten
的
的
是
、
用
都
住
身
在
報
開
約翰c百德 能 大 筆 ︽ Morning Post ︾ 過 待 參 份 超 澳
觀
見
明
小
與
過
過
洲
沒
1992 年,機緣巧合下,他決定搬到香港;逐漸擺脫異鄉人的眼光,開始深入這座城市。 到 事 察 周 ︶ ︵ South China 藝 非 及 有 年 出 ︵
廊
了
︾
。
他
記
營
阻
A City Through 牌「上海灘」(Shanghai Tang)的創辦人,在堅尼地城營運一所英語的社區中心。John 蹤 類 藝 專 撰 為 機 。 礙 , , 翰
20
生
,
的
約
解
各
的
錄
利
初到香港,他遇上鄧永鏘爵士(Sir David Tang)。鄧是香港著名家族後人、也是著名品
影
在
他
外
︽
欄
術
.
文
曾
稿
構
百
香
作
做
。
藝
南
來
與
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