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1 - 科技與創新管理
P. 101
另一觀點之行為研究則運用不同維度的探討,試圖找出有效領導者與無效能
領導者在領導行為上的差異性,然而因不同學者對領導行為模式持不同的看法:
有一維度:如White & Lippett(1953)以單構面區分權威式、民主式、放任式三種
領導類型。二維度:如俄亥俄州大學領導研究(1957)以「體恤」和「倡導」形成
領導兩個構面;密西根大學(1960)將領導行為歸納為「員工導向」、「生產導向」
兩個構面:Blake & Mouton (1964)以「關心人員」與「關心任務」兩構面,區分
出領導者五種管理類型:無為型、懷柔型、業績中心型、平衡型、理想型 。三
維度:Reddin(1970)以任務導向、關係導向結合領導效能,將領導者行為分為:
分立者、密切者、盡職者、整合者四類。鄭伯壎(1995)提出的家長式領導具有三
個重要構面,分別為:威權領導、仁慈領導、德行領導。四維度:王榮春及陳彰
儀(2003)依部屬對主管在德(品格風範)、情(關懷可親)、益(酬賞協助)、御(管理要
求)四項衡量構面之領導行為的知覺因素與互動內涵之訪談研究中,所提出部屬
觀點之領導互動論的六種主管類型,分別為:
1.良師益友型的主管、2.狡猾政客型的主管、3.明君嚴父型的主管、4.疏於給予型
的主管、5.好好先生型的主管及6.冷血無情型的主管。
(三)情境(權變)理論
情境(權變)理論意指領導的型態將隨著不同的情境而有不同的激勵,亦即哪
種型態的領導風格最為有效,需視領導者與員工的環境而定。且指出根據情境(權
變)理論,領導者必須要能診斷其所面臨的追隨者情境,對部屬的指導和情緒要
求應給予特別的注意並找出合適的領導方式,以提昇效能。1950年代後期,學者
開始以情境的觀點來審視領導行為,具代表性的情境理論有五,如Robbins(2009)
之分類分別為:『費德勒模式』、『赫塞與布蘭查德情境理論』、『領導者-成
員交換理論』、『路徑目標理論』、以及『領導者參與模式』。
1. 費德勒模式 (Fiedler contingency model):Fiedler於1967年發表,主張領導者
和情境的交互作用,才是真正影響組織的激勵或團體的表現;亦即,組織激
勵的高低或團體表現的優劣,主要取決於領導者與情境二者實際的契合程
度。因此沒有任何一種領導方式在所有情境中都是有利的;亦即尚無一種所
謂之「固定最佳領導方式」,亦無放諸四海皆準,無往不利的領導方式;在
最有利和最不利的領導情境下,都以任務導向的領導方式較高,而處於中間
有利程度時,以關係導向的領導方式所獲得效能較高。此理論說明沒有那一
種領導方式可以適用於在任何情境下都有效;也就是有效的領導方式,如果
運用於另一種不同的領導情境時,就可能變為無效。因此為使領導方式變為
有效,也可從改變情境入手,例如改善與下屬關係、工作例行化,或增加領
導者之奬懲權力等方式。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