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 - 道德经
P. 37
使命或责任担当,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精神力量,是人生使命的必
然表达。
显然,坤卦取象于地,表达了“地利”对“王事”的重要性。但
是,在此过程中,很有可能掺入个人利益的因素,因而导致“王
事不利”;老子在其《道德经》中总结这种社会行为时以“无为
而治”的哲学思考进行了高度又似乎抽象的概括。
我们从上述的说明中,或比较深入地了解了《易经》取象与
其易理之间的关系,从中我们或可得出如下几点基本结论:
1)说明天地运行之道,即:天之道在于“天行键”,有自强
不息的进取精神,地之道在于“地势坤”,有厚德载物的养育之
德。因此消极避世不是中国文化的基本表现或主流品质,“人之
初,性本善”,也不是没有依据的信口开河。
2)趋吉避凶的生存需要和精神主张。这一点,可能无需多
讲,似乎是一切存在现象的必然要求;当然,也许作为存在之主
体,或者不仅仅为了存在而存在,或为了生存而生存。
3)事物是不断运动、发展和变化的,所以对于任何事物均
不可以“成见”视之;事物的矛盾性在于其能量状态的变化,因
此当时不好解决的矛盾,会因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4)事物的存在形式是多样的,因此事物的矛盾性也是多样
的,故而不同的事物或其所表现出的相应不同的矛盾性,宜应从
其本质上的表现,找到推动事物运动的原因或找到解决矛盾的相
对最有效的方法。
5)事物随时可能发生转化或改变,此事物在另一个时间点
上很可能转化为彼事物;这不仅意味着事物的复杂性,也意味着
事物在转化的过程中,总表现为由盛及衰的必然趋势。这种趋势
适合于一切存在着的客观实体,尤其包括“自我”的意志和存在
形势。换言之,任何个人的或集体的意志宜与其自身的能力或能
量水平相匹配。轻荣辱、守中和、知进退。
在此,我们既然肯定了《易经》的文明成就和哲学价值,那
么其诞生、发展和不断演义的内存逻辑或作用机制是否客观存在
并具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呢?所以,我们非常有必要就《易经》产
Nature Yee -- 32/323 -- Sep.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