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8 - 中国印书网印书订单
P. 278
彖辞——
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则是天地不交而万
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内阴而外阳,内柔而外刚,
内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也。
释义:否,到匪寇那里去,不利于君子,要贞正自守,还需
大往而小来,这是因为“天地不相交感,万物不相通合”。上下
不相交感,天下便没有泰平的邦国。其阴柔在内阳刚在外,内柔
顺而外刚健,内心小人而外表君子。这是小人之道滋长,君子之
道消隐的原故。
注 释——
①俭,节俭,指在逆境中宜于俭让而渡过阻难。②包,大包
大揽,有“不负责任”“不讲原则”的意思。③畴,本义指耕过
并整治好的田地,引申指田界,又引申指种类、同类。④离,光
明闪耀。⑤苞,本义“席草”,后派生“花苞、树根、苞蘖”诸
义。此处取“树根”,喻重要的根本。
总 论——
上天下坤,天地不交,物流不通,事有阻塞之象也,故授之
以否。
大象有言:天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何谓“俭德”?节俭生活之意也。其当困阻之时用于己身的
不二选择。
据《周易·序卦》所说:物不可以终通,故受之以否——这
是根据阴阳互相反复、物极必反的原则来说明“泰极否来,否极
泰来”这一哲学观点的。换言之,其意在说明天地万物的盈虚消
长、相反相成的必然性。并应用于人事吉凶互变的道理,启发立
身处世的准则或方法。所以泰否两卦的爻辞,都是从两卦的六爻
变化,错综交互的爻象来象征其义的。泰卦未必都吉,否卦皆必
都凶。纲要在于“不离贞正以自守,善于固守德业,再求适时适
位适变”的道理。
初六失位,当否之时,有“拔茅茹,以其汇,贞吉,亨”的
现象。内卦皆阴,处地下之厚尤以初六为甚,根须之象也;为而
自然易 -- 273/323 -- Sep.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