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8 - 小市民心聲---從盼望到失望
P. 118

也提供蔡「不作為」藉口,以「台灣反對一中」,把責任推給北京。

                   進一步說,蔡對兩岸僵局陷入無法動彈地步。形成了 中方堅持「九

                   二共識」或「一國兩制」,蔡僅能以「中華民國憲法」拒絕。


                         兩岸僵局無法突破為求交往,蔡選擇「尋求北京高層關係」,以

                   為兩岸關係在中國權貴社會,只要私下取得習的支持,「一中」就可

                   迎刀而解。因此「熟識中國高層」,成為蔡兩岸政策用人核心。


                         蔡以為靠兩岸人際,就能處理好兩岸問題,第一位就是田弘
                   茂。他長期吹噓與中共高層關係,賣弄與江澤民合照,李登輝時期

                   爭取兩岸密使,結果被識破,成為政界笑柄。如今,蔡讓他擔任海

                   基會董事長,上任二年,未見任何互動,唯一上報是他恐嚇李遠

                   哲,醜聞如影隨形,遺笑海內外。


                         另一例是宋楚瑜。代表蔡英文參加 APEC,行前高調「反獨」,

                   私下說是「破冰之旅」,在蔡高度期待下。返國對外宣稱「宋習會」

                   八小時。不久,全球媒體收到中國傳出 APEC 休息畫面,只見宋亦歩

                   亦趨緊隨習後,渴望求見,神情緊張,與向蔡報告大相逕庭。

                         「習宋會」可謂丟盡台灣人的臉。 面對蔡以「非正規操作」,

                   仰賴「與中國高層關係」處理兩岸,有人以為是錯誤,因中國已是

                   大國,如果都靠關係是無法治理的。兩岸不是小事,早該按步就班

                   處理,蔡就是缺少這個認識。


                         親中學者,美國前國務院副發言人容安瀾((Alan Romberg)說

                   過,兩岸關係的重要問題並非「一中」,而是「台獨」。他說,「台灣

                   總統蔡英文可以表明獨立不在議程,也可在適當情況凍結『台獨黨

                   綱』,這可能是北京可接受的方式,前提是蔡英文的政治地位能被允
                   許,但目前情況並非如此。」


                         容安瀾清楚指出蔡的困境,蔡的施政滿意度下滑,不具備「凍

                   獨」能量。 這話解釋了蔡為何不願也無能,在兩岸協商對「一中」

                   或「凍獨」做出決定,何況她當選總統是因「台獨」基因。




                                                           115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