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5 - MTMBrochures2019
P. 65

把鐘錶主機殼上部改造成屏芯,                             蘇鐘承載的歷史意義
        主機殼插入屏架,下部改造成可
        左右轉動角度的花底座,俗稱三                       1. 蘇鐘是中西方文化交融的結
        托,至此蘇鐘的造型基本確定;                       晶,是東學西漸、西學東漸的重
                                             要載體;
                                             2. 蘇鐘是融合中國優秀傳統工
                                             藝、文化為一體的藝術品;
                                             3. 蘇鐘是中國人智慧的象徵和工
                                             匠精神的具體表現;
                                             4. 開拓創新、與時俱進、精益求
                                             精才能屹立百年,這是蘇鐘給我
                         蘇鐘造型:三托             們當代鐘錶人的重要啟示。
                                             我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期待各
             蘇鐘機芯部分  配置兩套發                   位老師的指正,謝謝大家!
        條與恒定動力的塔輪、芝麻鏈組
        成動力源,帶動走時、報時兩套
        系統運行,擒縱部分採用早期鐘
        錶常用的冠狀擒縱結構  ,一直
        到清中晚期,出現了中國自造
        的丁字輪拍秒蘇鐘,其擒縱輪是
        一種12齒“蟹爪輪”,鐘擺則
        是周邊有調節螺絲的遊絲擺輪,
        這是至蘇鐘誕生以來,為數不多
        的結構上的優化改進,而歐洲時
        鐘擒縱結構在18世紀中後期基
        本上改用了走時相對精確  穩定                                           上海亨得利
        的錨形擒縱結構,蘇鐘從明末誕
        生到20世紀30年代全面停產,
        機械結構上基本上沒有太多的變
        化,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是導
        致蘇鐘全面停產的導火索,結構
        上缺少創新、性能上缺乏改進是
        蘇鐘最終退出歷史舞臺的必然因
        素,但瑕不掩瑜,蘇鐘在中國
        鐘錶發展史上的重要地位不可替
        代。                                                        蘇州餘昌鐘


                                                                              62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