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 - 土地改革紀念館電子報第八期正式版
P. 11

五、       經驗反思

                    在傳統都市計劃的概念中,政府的角色就在於矯正土地市場失靈,往往忽略市場傳
                達的價格以及數量的訊息。英國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基於對於鄉村綠地的保護,提

                供了不足夠的都市開發用地,具體的表現就是都市土地和鄉村土地間價格的巨大落
                差。雖然保存了能夠帶來寧適性的景觀,但是也付出了很大的代價。英格蘭的都市居
                住密度因此偏高,居民也被迫選擇次佳的住宅型態。另外,以曼哈頓的公寓市場做為

                例子,美國許多大都市對於住宅供給過度的限制,形成了類似課稅的效果,反映在住
                宅市場價格與生產成本間的巨大價差。對於住宅供給的過度限制,也造成都市經濟生
                產力的下降以及人口無法往高生產力的都市聚集,形成產業和人口的錯誤配置。最後,
                中國為了在短期內發展工業,刻意壓低工業土地的價格。同時透過供給數量的減少,
                刻意抬高商業及住宅土地的價格。對於供給的干預以及價格的操縱,不僅推升了在地

                居民的消費以及住宅成本,也間接誘使政府過度徵收農地以及壓低徵收價格,剝奪了
                農地地主應有的權利。這些負面的效果,都是政府刻意漠視,甚至操控市場所帶來的。
                土地和住宅市場需求面由民間決定,但是政府才是最終的供給者。

                    還有,在這三個國家的經驗裡面,地方政府或是規劃機關都不是價值中立的制度建
                立和執行者,而是帶有強烈自我利益的追逐者,與私人無異。在考量政治選票、地方
                利益以及經濟成長之下,政府本身可能成為失靈的來源。市場與政府之間的取捨問題,
                是一個不斷進行的爭辯。每個國家都必須做出自己的選擇,以及承擔這個選擇帶來的
                好與壞。


                參考文獻
                Edward L. Glaeser, Joseph Gyourko, and Raven Saks (2005) Why is Manhattan so Expensive?
                Regulation and the Rise in Housing Prices.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48(2): 331-369.
                Alan W. Evans (1991) Rabbit Hutches on Postage Stamps: Planning, Development and

                Political Economy. Urban Studies. 28(6): 853-870.
                陶然  (2023)  人地之間:中國增長模式下的城鄉土地改革,遼寧人民出版社。(簡體字)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