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 - 菩提園地般若堂上課講義電子書
P. 21

【受五戒的功德意義之四】





                無作戒


                佛學大辭典

            (術語)又云無教,新譯曰無表。


            戒體有二:一作戒,二無作戒。


            作戒者,謂受戒時如法動作身口意三業,可見聞之業體。

            無作戒者,謂依此時作戒之緣而生於身中不可見聞之業體


            。





            此業體初發之緣,雖由身口意動作(即作戒),而一旦生了


            ,則不假身口意之造作,常恆常相續,故稱為無作。




            作戒於身口動作息時亦滅,而無作戒則一生之中常相續而


            發防非止惡之功能,是謂之無作戒體。




            此戒體向境而防一一之非者,即十戒二百五十戒等。就能


            防之體立無作戒,就所防之境分別二百五十等相,為發此


            無作戒故行作戒也。




            行事鈔中一之三曰:「若單立作,作體謝往,不能防非,又


            不可常作,故須無作。長時防非,若單立無作,則起無所


            從。不可孤發,要賴作生,二法相藉。」





                                                           20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