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 - 菩提園地般若堂上課講義電子書
        P. 23
     【受五戒的功德意義之五】
                佛說戒消災經/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經文: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爾時有一縣。皆奉行佛五戒
            十善。一縣界無釀酒者。中有大姓家子。欲遠賈販。臨行
            父母語其子言。汝勤持五戒奉行十善。慎莫飲酒犯佛重戒
            。受教而行往到他國。」
                白話:
            阿難聽佛這樣說:當時佛在舍衛國,那時舍衛國有一個縣
            ,都奉行佛的五戒十善,全縣界內無人釀酒。其中有一位
            望族之子想遠行去做生意,臨行前,父母對他說:「你要勤
            持五戒,奉行十善;千萬謹慎,不要喝酒,犯佛重戒。」
            此人謹記父母教導,就到別國去了。
                經文:
            「見故同學親友。相得歡喜。將歸,出蒲萄酒欲共飲之。
            辭曰。吾國土奉佛五戒。無敢犯者。飲酒後生為人愚癡。
            不值見佛。且辭親行。父母相誡以酒蒸。仍違教犯戒罪莫
            大也。知識區區別久會同。心雖悅喜。不宜使吾犯戒違親
            教也。主人言。吾與卿同師恩。則兄弟。吾親則是子親。
            父母相欽豈可違之。若吾在卿家。必順子親。事不獲已。
                                                           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