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6 - 法海泛舟
P. 136

法海
 泛舟




 马来西亚佛教发展基金会  下,号召“集中华资搞大企业”的控股公司及合作社在大城小

             镇设立,以配合“只有通过搞大企业,才能有望摆脱华族落伍
 对大马佛教之贡献    的家庭式生意及保障民族经济利益”的民族宏愿。此倡议获得

             广泛支持,许多乡团、会馆纷纷成立控股或合作社。

                  当时活跃的三个华裔为主的青年组织是青团运、青运及
                                                                               第
 马佛基金会这 38 年为大马佛教的付出及努力  马佛青总会。前两者各自设立了本身的合作社。唯独马佛青总                           二
 可说是艰辛的。即使充满挫折与挑战,基金  会,选择成立马佛教青年基金会,后来中文易名为马佛教发展                              辑
                                                                               ·
 会全体人员依然上下一心、固守岗位,对振  基金会(简称马佛基金会)。                                            痕 留 过 舟
 兴佛教的使命感是极其强烈的。   当时的马佛青总会,在聆听各方面的意见,包括听取著名

             会计师征求周瑞生的意见后,同意有必要成立一个组织来筹募
             基金,为佛教的发展提供支援,但认为分发盈利给会员的合作                                       大 马 会 对 佛 贡 献 教 之 金 西 亚 马 来 佛 展 基 教 发
 壹:前言        社或控股,在管理上比较容易产生弊端,因此选择了非盈利的

 1969 年 5 月 13 日,马来西亚爆发了种族冲突事件,最高  基金会。所谓非盈利,即会员不能分得任何盈利,所有盈利只
 元首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政权由副首相敦拉萨为首的国家  能作为既定用途。后来的合作社风暴,证明了当时佛青领导人
                         1
 行动理事会接管。1970 年,敦拉萨推出“新经济政策”。此政  独到的眼光 。
 策的两大目标是不分种族消灭贫穷及重组社会。然而执行此政  于是,马佛基金会于 1979 年在我国 1965 年公司法令下注
 策,使到一向来在经济上享受较大蛋糕的华人,有节节败退,  册。它专门收集、保管、投资和运用公众人士的捐款,作为赞

 前途茫茫的感觉(后来的发展也证实,马来人在此政策下,逐  助大马佛教活动之用。有了这固定的财政支援,许多长期性的
 步控制了金融、银行、种植、锡矿、运输、保险业等等,也收  计划才得以实行,各佛教团体才能更有系统地进行工作。基金
 购了许多外国人所控制的大企业)。  会一直秉持着“为佛、为你、为人人”的理念服务大众,一切

 因此 70 年代,华人社会兴起了民族自强的口号。当时华  筹募的资金都会悉数用来赞助佛教活动。同时,基金会也肩负
 社的一些领袖认为,华人传统的小资本、小商人方式无法应对  着“群策群力,自力更生,建设大马佛教”使命,团结来自不

 “新经济政策”的挑战,于是提倡“集中所有华人的资本”,  1 1986 年发生的合作社风暴,导致 24 家华资合作社被冻结,这 24 家合作社共有 631 家分社,58.8 万名社员,
             52.2 万存款户,存款总值约 16 亿马币,雇佣职员约 3000 人。详情请参阅汇感百科:合作社风暴,http://www.
 推行“有利于民族的大企业”的策略。在马化合作社带动之  hgzz.net/baike/81592.html
 Rowing  in  the  Dharma  Sea
 134                                                                          135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