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1 - 法海泛舟
P. 81
法海
泛舟
何谓入世佛教? 色,一方面领导国家独立,消除社会的不公不义。作为当时社
会与国家的少数精英,他们责无旁贷,理所当然地成了领导者。
亚洲的入世佛教
入世佛教的理论基础是“佛教本来就是入世
的,个人修行与入世是一体的。”它的特征 在缅甸,僧侣领导群丛,反抗大英帝国。吴奥达玛法师
第
是激进的介入,非暴力的反抗、争取,以及 (U Ottama,1880-1939)于 1921 年开始以非暴力反抗英殖
二
发挥群众的力量。 民政府,而多次被关进牢狱,1939 年在牢狱内绝食至死。他 辑
·
驻锡的金塔寺(Shwe Zedi Kyaung),至今仍是缅甸政治的焦 痕 留 过 舟
点,2007 年的僧袍革命,就在此崛起。与吴奥达玛法师同时期
的另一位“政治比丘”吴维沙拉法师(U Vissara),也在绝食
“入世佛教”并非一个新的佛教宗派,它是一个名词, 166 天后在狱中去世。缅甸人尊称这两位法师为民族英雄。在 世 佛 教 何 谓 入
用来形容上世纪在亚洲国家,如印度、锡兰、柬埔寨、老挝、 仰光,建有一条吴维沙拉路和一个吴维沙拉纪念碑,来纪念吴
暹罗、缅甸、越南等国出现的佛教社会运动与思想。它的特 维沙拉法师。
征是积极地对抗当时的殖民主义及社会不公。提出此名词者 在 锡兰( 现 称斯 里 兰卡 ), 佛学 名 著《佛 陀 的启 示 》
?
认为,打从释迦牟尼佛以来,佛教就拥有介入社会事务的传 (What The Buddha Taught)的 作 者罗 侯罗 法师(Bhante
统,包括政治上的介入,而“入世佛教”只不过用来强调此 Walpola Rahula)于 1946 年发表了《僧侣的遗产》(The
一精神。但真正参与“入世佛教”运动者,有些在当时并没 Heritage of the Bhikkhu),为“政治僧侣”积极参政奠定了
用上这字眼。 理论基础,促成了僧侣在该国积极参政的现象。他本身甚至担
当时领导此运动的核心人物多数是法师,他们有时也被称 任了一个政党的联合秘书。罗侯罗法师没应用“入世佛教”这
为“政治比丘”或“政治僧侣”。“政治比丘”的出现,可说 字眼,但他提出的理论基础,正是入世佛教的理论基础。
是时势造成的。他们一般上认为,佛教原本是他们祖国社会里 在印度,贱民出身的安培德卡尔博士(Dr. Bhimrao Ramji
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不过在殖民地时代,佛教被殖民势力从 Ambedkar, 1891-1956)以佛陀的教育为基础,推动印度的
当地的教育、政治与社会体制里排除,变成一个纯属个人修行 各种社会改革,包括消除阶级观念。根据他的研究,马哈尔
的宗教。他们认为有必要一方面重整佛教,争回佛教原本的角 (Mahar)贱民的祖先原本是佛教徒,因不肯放弃佛教而被当
Rowing in the Dharma Sea
80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