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 - Dong Zen Magazine130
P. 23

問:佛教有一句話「未成佛道,先結人緣」,供養算不算結
          人緣?

          答:「未成佛道,先結人緣」,這句話說明結緣的重要,供養就是非常好
          的結緣方法。在修學佛法中,不論是供養父母、師長、三寶,都是最好的
          結緣溝通管道。即使是居住在極樂國土的大眾,也要每天晨起「各以衣盛

          眾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
            有的人做事四處碰壁,障礙重重;有的人卻能順利無礙,到處受人歡
          迎,這就是從結緣中得來。


          問:普賢菩薩的第四個行願是「懺悔業障」。一個人的業障
          經過懺悔就能消除嗎?懺悔的力量有這麼大嗎?

          答:懺悔業障,是生活中的反省。業障,是由於身口意做了不好的事,會
          障礙我們的正道,如身體所犯的殺、盜、邪淫;口說不好的話如妄語、惡口、
          兩舌、綺語;心裡動了不好的念頭,像貪欲、瞋恨、邪見。然而身口意所

          犯下的過失,還是可以懺悔,懺悔就是認錯了。
            所謂「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過必改,善莫大焉。」衣服髒了,用
          水清洗就乾淨了;懺悔如法水,一個人縱有罪業,經過懺悔,也可以把罪
          業清洗乾淨。佛教裡的懺悔法門,即一般人所說的道歉,道歉有誠意上的

          差別,懺悔也有分好多種等級。
            一般的懺悔,就是口中說道歉、認錯;再高一等的懺悔,是以淚流滿
          面向對方認錯、說對不起;最高級的懺悔是全身流汗,真情顯露,會讓人
          感動。這個人本來做了對不起你的事,有了過失,因為對方至誠懇切的懺

          悔,反而讓你對他生起好感,你也間接幫助了他,所以「懺悔」,是真正
          得救的法門。

                                                                    東禪佛教學院月刊 21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