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 - Dong Zen Magazine130
P. 24

問:普賢菩薩的第五個行願是「隨喜功德」。佛教裡面常
             說「隨喜、隨喜」,我們應該如何來學習隨喜?

            答:隨喜,就是看別人行善,別人歡喜,我也不用給他什麼東西,就跟

            隨他歡喜。例如你布施,我沒有布施,可是我歡喜讚歎你;你做好事,
            我雖然沒有力量,可是我隨緣隨喜,這也有隨喜的修行功德。
              隨喜功德,就是心意的淨化。每個人的心裡,都有隨喜、隨心、隨
            口、隨力的功德寶藏,隨口布施歡喜、隨手做好事、隨心幫助他人,乃

            至一個微笑,一句問安,都是隨喜的功德。能將這些寶藏隨時布施,就
            能在我們的功德福田裡有所收成。

            問:佛教裡有一句「見作隨喜」,如果一個人的行為是不
            如法、不當的,譬如偷盜、妄語,那麼我們還要「見作隨
            喜」嗎?

            答:見他人做好事,我們應該要隨喜;如果是不當、不如法的事,所謂
            「自作」、「教他作」,你和他隨喜,就是隨順他作惡,那是有過失的。
            他做善事有功德,你的隨喜就有功德;他做了不如法的事、有罪過,你

            隨喜他,你也會有罪過。

            問:普賢菩薩第六個行願是「請轉法輪」,什麼是「請轉法
            輪」?
           答:請轉法輪,就是請善知識來講經、傳教。例如現在要請一位老師來

           說法、開示,講一個故事,說一段譬喻、講一些成語、說幾句好話,把
           這些好的知識傳授我們,這些都是「請轉法輪」。




     22  東禪佛教學院月刊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