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 - 化學課0627s
P. 14

ʔΎ̥Ϟደ؎༊၍ٙʷኪྼ᜕ሙ









        結論


               高瞻計畫即將在108年7月結束,而這門著重於手做、自主思考的化學課也將面臨不同的轉變。儘管可能不會再有完

        全相同的課程,但值得肯定的是,由這個課程所發展出來的教學模組,會持續存在並進化。「當初規劃時會選擇讓老師各自
        做不同的模組,就是因為這樣一來之後這些模組就會是老師自己的東西,而且再怎麼說要跨到其他人的專長領域或模組,

        雖然也不會很困難,但總是會有點害怕吧。」趙君傑表示,未來高瞻計畫結束後,這些課程模組就會以老師個人為單位來繼
        續進行。


               至於是否開發新的課程模組,趙君傑則說目前暫時並沒有這樣的考慮。「因為我認為重點應該是要如何讓目前的模組

        能夠繼續施行下去。往往在計畫結束失去經費後,課程的模組群就會停止運作,所以與其不斷開發新的模組,不如讓已經
        開發出來的模組繼續維持更重要。」


               此外,令人感到欣喜的是,劉燕孝將在這門課程中所開發出來的內容整理後寫成期刊文章,投稿了幾本化學專業預期

        刊,「其中一個部分已經刊登在台灣化學教育期刊上。我覺得這也是把自己做過的課程開發做一個整理發表,跟其他老師

        分享的一個管道。」此外,今年(2019)的國際科教雙年會將在台灣舉辦,而在主辦單位徵詢建中提供課程分享的講座時,
        劉燕孝也表示願意用這門課程來與國際的教育工作者進行分享。


               從這門化學課程中可以看出教師的用心與學生的熱誠,不禁讓人再次相信:

        只要努力,沒有什麼不能完成。台灣年輕學子對探索新知與親手操作的想望,以及
        教師的教學熱望,應該要受到更加倍的重視與守護才是。
   9   10   11   12   1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