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 - 化學課0627s
P. 9
劉燕孝也表示,學生對課程的反應不錯,「他們要嘗
試用不同的條件達到不同的效果,也會去看其他組同學
做出來的結果,如果看到其他組做出來的數據這麼好、這
麼明顯,他們也會反過來思考自己是不是哪邊有問題。甚
至有人在做實驗時從旁邊走過去也會影響到光源,就是
會出現跳動,這樣他們就會知道有更多的變因。」
此外,劉燕孝也提到,手機對學生來說大部分都是遊
戲或人際溝通的工具,「首先,我們可以確保他們在上課
的過程中不會再拿手機去做這件事情,再來就是,學生可
能都只用到手機功能的一小部分而已,這樣他們也可以
更了解原來手機有更多的科技功能可以利用。這是對學
生好的部分,他們可以自己來做量測的部分,而且不是只
是在實驗室,就算在家裡也可以隨時拿出來做量測,我覺
得這也是科技生活化的一個開端。」
各組挑選不同的主題來進行專題研究(右兩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