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 - 中國抗日戰爭真相_Neat
P. 36

第六節 日本發動對俄戰爭侵佔遼東半島



                 甲午戰敗,清廷割讓臺灣、澎湖及遼東半島給日本,但因德、俄、法三國之干涉,又把遼
            東半島歸還我國,惟需另多付3,000萬兩白銀予日本。


                 公元1896年5月,帝俄以慶賀沙皇尼古拉二世(Nikolai Romanov)加冕典禮為名,邀請清廷
            派員往賀,慈禧乃派李鴻章赴俄。帝俄以干涉還遼邀功,李鴻章在沙皇代表威特之威嚇利誘下,

            乃於1896年6月3日,以共同防禦日本為名,與俄簽訂「中俄密約」,依約,帝俄取得由西伯利

                                                                                         20
            亞經過我黑龍江及吉林,到海參崴的築路權,及戰時使用我國的港口權。
                 帝俄不久即將在密約中獲得的特權告知德國,因此,1897 年引發列強瓜分中國之狂潮:
            帝俄除密約中之特權外,租借旅順、大連;德國租借膠州灣;法國租借廣州灣;英國租借威海

            衛;因日本已割有臺灣與澎湖,乃要求清廷不得將福建讓予他國。這時的中國已淪為國父所說
            的:「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次殖民地。
                 從中英南京條約到列強瓜分之狂潮,我國遭受列強之苦難,正如慈禧所言:「欺凌我國家,
            侵犯我土地,蹂躪我人民,勒索我財務,……我國赤子,仇怒鬱結,人人欲得而甘心。」因此,

            1900 年 5 月原本活躍在山東的「反洋助清」的義和團在京、津擊殺洋人與教民,燒教堂、使
            館與教民住宅。因此,列強召軍入衛,慈禧即宣布與「遠來者」開戰。待八國聯軍進迫北京,
            慈禧乃脅光緒帝離京逃亡西安,中國陷入無政府狀態。

                 聯軍入京燒殺擄掠,公然搶劫,慘不忍睹,皇室珍寳被盜一空。清廷於1901年9 月7日與

            列強簽訂辛丑和約。合約後,列強理應撤兵,惟俄軍佔領東北拒不撤兵,威脅到日本利益,日
            本於1904年2月10日向俄國宣戰,發動日俄戰爭,結果俄國戰敗,兩國於1905年9月5日簽定樸

            資茅斯條約(Treaty of Portsmouth)。依約,俄國承認朝鮮歸日本保護,旅順、大連、南滿鐡

            路、及庫頁島南部讓予日本,兩國各自留兵於我國東北保護鐡路。12月20日,清廷與日本訂定

            「東三省善後事宜條約」,依約,旅順、大連及南滿鐡路之所有權均歸日本,並在東北增開商

            埠16處。1906年日本在東北設置「南滿鐡道株式會社」及「關東都督府」,統治與管理東北,
            掠取經濟利益,進而密謀出兵侵略我國。



















            20
              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0) ,頁 290。
                                                            12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