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 - 国学校本
P. 17

从字源上来看,“仁”的金文字体写作“竺”,即“竹子”。竹子中空

            外实,如果剖开后一一分开就变薄,而全竹就是厚,因此有厚的意思。从这个

            角度看,仁就是“厚以待人”。

                   从字形上看,从人从二,“仁”代表着二人,心中不仅有自己,还有别

            人,能够把对方也当成自己一样对待,为对方着想,这就是“仁”。也有人认

            为“二”是天和地,加上人字边的人,就组成了“天地人”。照此看来,一个

            “仁”字就已经包容天地万物了。这符合中国先贤“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仁爱”思想是儒家文化的核心观念,而一个真正的仁者能浑然与天地万物

            为一体,成就君子人格。

                   总之,仁指的是人们之间亲爱互助的情感和精神,这种情感首先来自

            于家庭生活的体验,并进而在我国成为社会生活中的道德准则之一。




                                            原文

                 温良者,仁之本也。

                                                        ―――《礼记·儒行》

                                            解读

                 这是从人之本性来阐述仁的。以人性中温良的态度对人,与人为善,这

            是有仁爱之心的仁者对待他人和世界的基本态度。在《论语·学而第一》

            中,有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弟也是仁

            的根本,而孝弟的形成是以人性的温良为基础的,二者显然是一脉相承的。




                                              原文





                                                10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