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3 - 臺北大學70周年校慶特刊
P. 83
看見社會
遇見臺北大學
不同力量,創新城鄉文化發展。 產業夥伴關係,並結合校內外資源,一方面保存地方
文史,同時增進社會對這些傳統寶藏的瞭解,進而傳
看見全球大學無論教學或研究都逐漸朝向社區、城
市的趨勢,教育部從 106 學年度起推動各校提出 USR 承、轉化與再生,以再現昔日風華並創造新面貌。
計畫,然而對於臺北大學來說,早在計畫以先,就已 而社會科學學院的「在地社會實踐 NPO 育成與永
經耕耘社會實踐多年。舉例而言,98 學年度起,在教 續計畫」,不僅只透過各式多元社會服務進入社區、
學卓越計畫補助下,人文社會相關學系就已經開設多 拉近與不同服務對象的關係,最終目標更希望推動由
門以在地特色為骨幹的課程,鼓勵學生實地進入社區 「專案計畫」邁向獨立的非營利單位,藉以真正長久
發掘議題與服務;也支持學生自發組成志工隊,實際 耕耘、成為能扮演大學與社區間中介合作的組織,產
與地方非營利組織合作從事社會服務,並獲得新北市 生更深更廣的服務效益。
社會局表揚。
「一個偉大的城市,應該要有一所偉大的大學。」
而為了更有系統加深在地研究與發展紀錄,歷史系 放眼世界上許多城市以知名大學為中心而發展,不光
102 學年起陸續結合課程拍攝耆老口述歷史與影像, 只是因為這些學校本身學術成就崇隆,更多是因為學
學校更在 104 學年度成立校級「海山學研究中心」並 校與地方緊密契合,進而相互共存共榮。也因此,為
與其他社教、研究機構密切合作,也為推動社會實踐 了宣示臺北大學落實社會實踐的決心,學校自 107 學
奠定更堅實的學術基礎。 年度起成立「社會責任實踐推動委員會」,由校長親
自擔任召集人,並成立專案辦公室,統籌各單位共同
至於 106 學年度起配合教育部政策整合推出的 USR
計畫,則以人文學院、社會科學學院分別提出的「海 實踐大學社會責任,積極走入社區,以貼近社區的需
山環抱 ‧ 北大深耕:文化創意城的建構與實踐」以 求,帶動社區與學校共同成長。
及「在地社會實踐 NPO 育成與永續計畫:邁向服務、 「大學之所在,希望之所在」,臺北大學有信心也
協力及組織化」為代表。 期盼,在過往點點滴滴的播種下,不只是北大特區、
三鶯地區,拓及新北市和雙北生活圈,都能產生更不
其中「海山懷抱 ‧ 北大深耕」主要著眼海山地區
在地文化、教育、傳統產業、技藝與在地記憶保留等 一樣的風貌。
議題,融合課程、活動與研究、服務,目標促進師生
與社會全民共同面對「社會與環境」待解決的各種問
題。從社會服務和關懷中,提升臺北大學與地方學校、
82 國立臺北大學七十周年校慶特刊│ 83
83
國立臺北大學七十周年校慶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