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3 - 易經_Neat
P. 203
文饰必须符合自然。从下往上润饰,不是越来越浓重,而是越来越轻淡,
最后是不文饰。此外还要互相文饰,你文饰我,我文饰你,最后才能形成一种
“文化”。文化不是个体的,是集体的。
最高的润饰是什么?是不润饰,是不文,是返璞归真。老子提到三个“复
归”,复归于无极,复归于朴,复归于婴儿。最上者得到了自然之美,正如老
子所言“大巧若拙,大智若愚”,假如对这一卦的主题做一总结,可以套用一
句,那就是“大贲若白”。
解读易经(第二十三卦)——剥卦
二十三、剥卦
剥卦是易经中的第二十三卦,本卦是异卦相叠(坤下艮上)。本卦上卦为
艮,艮为山,下卦为坤,坤为地。高山屹立于大地,风雨侵蚀,山石剥落。警
诫君王提防小人与政,侵凌君子,剥蚀国家。所以卦名曰剥。
“剥”,剥落的意思。剥卦五阴在下,逐次上升,一阳在上,面临着即将
被剥落的危险,阴盛阳衰发展到了极点,象征小人得势,咄咄逼人,迫使君子
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不利有攸往”。在这种形势下,作为以天下为已任的
君子,应该懂得“顺而止之”的道理,采取明智的对策,着眼于拨乱反正的转
化。
根据对卦象的观察,可以看出,下坤为顺,上艮为止,五阴顺势而长,到
了艮之上极,必有所止,这就是小从之势由盛而衰,君子之势一阳来复各自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