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4 - 易經_Neat
P. 344

白話



                        夬卦:王庭里正舞蹈作樂。有人呼告:“有敵人來犯。”邑中傳來命令:
                   “出擊不利,要嚴陣以待。”筮遇此爻,出外旅行則吉祥。
                        解讀


                        夬(guài),卦名。夬,《序卦:“夬者,決也。”揚,《禮記?樂記》:
                   “樂者非謂黃鐘、大呂、弦歌、干揚也。”干,兵器,今猶干戈連語。干揚,

                   即以兵器為道具起舞。即所說武舞。孚號, 即呼。戎,武裝,這里指軍事行
                   動。即戎,猶言投入戰斗。利有攸往,李鏡池說:“是占行旅,不連上讀。”


                        此卦是說當將帥擁兵叛亂之時,君侯應在宮廷之上予以宣揚揭露,并應用
                   誠實的言辭大聲號呼,國家和君王有危險。除此之外,還應告訴國人及臣下,

                   不宜于用武力去解決。而且事雖如此,但是還是利于前去解決問題的。此處的
                   “ 利有攸往”,實際上就是“九四”爻辭的“牽羊悔亡”這一辦法。
                        43.2


                        《彖》曰:夬,決也。剛決柔也。健而說,決而和。“揚于王庭”,柔乘
                   五剛也。“孚號有厲”,其危乃光也。“告自邑,不利即戎”,所尚乃窮也。

                   “利有攸往”,剛長乃終也。
                        白話


                        《彖辭》說:夬,就是決斷的意思。夬卦剛眾荏弱,剛能決勝于柔。上卦
                   為兌,兌義為悅;下卦為乾,乾義為健。剛健而又和悅,敢于決斷而又能輯穆

                   相處,這是夬卦的品德。“小人被舉用于王庭”,這是由于上六陰爻居于全卦
                   陽爻之上。“小人竊位,發號施令,聲厲詞嚴”,小人得勢,蘊藏著危機,而
                   且是普遍的危機。“邑中傳來命令說出擊不利”,由于發兵出戰,崇尚武力,
                   這是窮困之道。“利有所往”,是說上六之爻,孤懸獨立,陽剛之爻再增進一
                   步,則全卦純陽,意味著小人消退,君子得勢。

                        解讀


                        夬卦下乾上澤,澤為水,乾為天,天上有水。水可潤萬物,但水如過多則
                   潰決,危及眾生,故不可使其過盛,必“夬”之。夬在十二訊息 消息卦中屬三
                   月,“是月也,生氣方盛,陽氣發泄,勿者畢出,萌者盡達”(《禮記·月

                   令》)。卦中五陽一陰,陽盛陰衰,五陽共“夬”一陰。然陰凌駕于眾陽之
                   上,又切近“九五”之尊,猶小人當道,決之還有一定的難度。


                        《說文》:“夬,分決也”,即根據不同情況分別決定,分別處理。卦辭
                   提出的辦法:一是“揚于王庭”,即將小人的罪行公布于朝廷之上,使之無地
                   自容,讓眾人認清他的真面貌;二是“孚號有厲”,誠信地發布號令,告誡人
   339   340   341   342   343   344   345   346   347   348   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