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8 - 易經_Neat
P. 358
上六:嘆息流涕,憂心忡忡,但沒有災難。《象辭》說:嘆息流涕,憂心
忡仲,由于上六之爻居于一卦的盡頭,孤懸無據,像人雖居高位,但如履薄
冰,驚恐度日。
解讀
赍咨(jīzī),即咨嗟,嘆息。涕,眼淚。洟,鼻涕。
“上六”爻辭的“赍咨涕洟,無咎”,是說國君應該經常懷著嗟嘆哭泣的
憂思之心,也即如《否》卦所說的“其亡其亡,系于苞桑”的警戒心,那就什
么災禍也不會發生。
萃卦講的是一段周朝的歷史。周原本是殷的一個屬國。據《竹紀年》載:
“六年,西伯初禴于畢”,“命九侯、周侯、邘侯”。周文王曾多次祭祀商王
祖先,希望接受冊封“西方伯”后能得到他們的保佑。卦中“王假有廟”、
“孚乃利用禴”說的就是此事。周文王得到商王信任后,便借此機會擴張自己
的勢力,收羅人才,“二十一年春正月,諸侯朝周”(《竹書紀年》),據
《史記·周本紀》載,伯夷、叔齊、太顛、閎夭、散宜生、辛甲等先后歸順文
王。萃卦講的就是這種人才的會萃。
卦中兩個陽爻,“九五”居尊位以比商王,“九四”比于“九五”以喻文
王。“九四”會萃了下面三陰,而架空了“九五”之尊,這為“大人”的出現
做了人才上的準備。孔子說周文王以服事殷,其勢力達到了“三分天下有其
二”(《論語·泰伯》)。卦中六爻,下四爻均為“九四”所聚,剛好三分有
二,這大概是一個巧合吧!
解讀易經(第四十六卦)——升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