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0 - 易經_Neat
P. 80

4.  在 64 卦排列中,每兩卦為一組,其后卦基本都是前卦的綜卦(如屯蒙、需

                        訟、師比等),碰到其綜卦與本卦一樣時,即變為錯卦(乾坤、頤大過、坎
                        離、中孚小過)。綜卦又叫覆卦,錯綜復雜這個成語即來源于此。

                    5.  以后讀者學易,都要把前后覆卦或變卦放在一起互參。屯卦“元亨利貞”
                        四德全備,而蒙卦只有“亨利貞”沒有“元”。由于屯卦為云雷屯,陰云
                        密布電掣雷鳴,為天候,為開始;而蒙卦為山水蒙,山下出水,為地質,
                        已經進入后天發展階段,所以沒有“元”只有“亨利貞”。

                    6.  “童蒙”原指兒童心智處于蒙昧狀態,泛指所有尚未覺悟宇宙人生真相的
                        人。由于《易經》即“東方圣經”,也即是先知書,易經是先知先覺,眾

                        生是未知未覺。自從公元前 24 世紀的大洪水(分水嶺)以后,人類的右腦
                        開始衰退,絕地天通,左腦覺醒,理性日益發達,到了殷商晚期,文王囚
                        于羑里七年在《連山》《歸藏》基礎上重新演繹 64 卦,代表了人類文化史
                        上直覺思維與邏輯思維的大融合,為以后 500 年以老子、孔子為代表“百

                        家爭鳴,百花齊放”軸心時代打下了堅實的文化基礎。
                    7.  卜筮,是人類從蒙昧進入文明的橋梁,是人類從無知到有知,從感性到理
                        性的必經階段。 為保證溝通進階資訊(天),遮蔽低階資訊(鬼神),占卜

                        必須具備四個條件:無事不占,無疑不占,不正不占,不誠不占。只有正
                        心誠心才會溝通進階的能量資訊。對同一件事,第一次誠心占卜時是太極
                        狀態,資訊溝通量是一(100%),所以能得出正確的預測。假如再一次占

                        卜,則是兩儀狀態,資訊溝通量是二分之一,正確率只有 50%。第三次占
                        卜是四象狀態,溝通量是四分之一,正確率只有 25%了。這就是能息跌落
                        的原理。能息跌落原理雖是我的總結,其最早的理論源頭就在《周易》蒙
                        卦:“亨。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利貞。”


                        《中庸》曰:“至誠之道,可以前知”。“貞”者守正義,至誠不二之心

                   謂之“貞”;“貞”者占卜義,貞人就是先知。守正為體,占卜為用。 假如心
                   邪不端,即使是第一次占卜,也沒有正確率可言,所說:“易為君子謀,不為
                   小人謀”。這就是“利貞”。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