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1 - 易經_Neat
P. 81
4.2
《彖》曰:蒙,山下有險,險而止,蒙。蒙,亨,以亨行,時中也。“匪
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應也。“初筮告”,以剛中也。“再三瀆,瀆則不
告”,瀆蒙也。蒙以養正, 圣功也。
白話:《彖傳》說:蒙,山下有危險,碰到危險就停下來,這就是蒙。蒙
卦通達,是由于以通達的德行做到合時與中道。“不是我求童蒙,而是童蒙求
我”,志向同而相應。“初次占筮則告訴結果”,是因得剛中之道。“再三占
筮(是對占筮的)褻瀆則不告(其吉兇)”。這種褻瀆怠慢,是蒙昧(的表
現)。將蒙昧培養入正道,這恰是圣人的功績。
解讀:
1. 此釋《蒙》卦卦名與卦辭之義。“山下有險,險而止”:《蒙》卦下坎上
艮。艮為山為止,坎為險。
2. 九二為陽爻處于中位,又與六五相應為蒙卦主爻。程頤說:“時謂得君之
應,中謂處得其中。”九二正好符合,所以說:“蒙,亨,以亨行,時中
也。”
3.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應也:上卦艮為少男(兒童),六五爻柔爻
居剛位,所以這是位蒙昧的兒童。九二主爻代表我,所以必然是六五童蒙
求我,而不是我求童蒙。六五與九二相應,志應也。
4. “初筮告,以剛中也”:指內卦九二剛爻居中位。
5. “再三瀆,瀆則不告”:指外卦艮為止,阻止。
4.3
《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