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6 - 易經_Neat
P. 86

解讀易經(第五卦)——需卦




                   需卦



                   5.1
                        需:有孚,光亨,貞吉。利涉大川。
                        白話:需卦:有誠信,廣泛通達,正固吉祥。適宜度過大河。

                        解讀:
                    1.  需字古文字寫法即是需卦之象









                                古甲骨文“需”字有水點之形,而另一部分則有的從“大”,有的

                    從“天”,而“大”和“天”在古文字中都是人的正面站立之形。其后在西周
                    早期金文中水點變為雨而下半部分仍留存“天”字。上為水,雨,下為天,恰

                                                     是水天需卦。


                        “需(儒)”字的原型上為雨,下為人形,其形義反映的是求雨儀式。國
                   學大師章太炎以為“儒之名蓋出于需”,而“需”指的是求雨的巫覡。章太炎
                   生前曾強烈質疑甲骨文的真實性,然而甲骨文卻驗證了他的“需(儒)”字的

                   解讀是正確的。


                        《莊子.田子方》:“儒者冠圜冠者知天時,履句屨者知地形,緩佩玦者事
                   至而斷。”(白話:儒士戴著圓形的帽子代表通曉天道,穿著方形的鞋子代表
                   通曉地理,用五色絳繩穿玉玦做配飾,代表能決斷人事。)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