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 - 历史专题模式-《优化探究》高考专题复习
P. 21

模块一   中国古代史

                                                         ③ 无为而治: 天为百神之大君、 覆育万物、 以无为而治
   ( 三) 家国情怀引领考
                                                         思想阐释三纲和治国之道等( 黄老道家).
   7. ( 2014 全国卷 Ⅱ ) 秦朝法律规定, 私拿养子财物以偷                2. 程朱理学对孔孟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盗罪论处, 私拿亲子财物无罪; 西晋时规定, 私拿养子财                        ( 1 ) 继承: 强调儒家伦理道德、 性善, 追求圣贤、 气节、 德
     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 西晋时                       (    )      操等.
     A. 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B. 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 2 ) 发展
     C. 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D. 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① 高———把儒家伦理提高为天理.

   8. ( 2014 全国卷 Ⅰ ) 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                   ② 深———把道德良知深植于内心.
     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 宋明理学家主张“ 存天理, 灭人                         ③ 广———把追求圣贤推广到民众.
     欲”, 他们认为人性                              (    )    3. 明清四大思想家对孔孟儒学的继承与发展
     A. 本质是善                 B. 本质为恶                                 继承                  发展
     C. 非善非恶                 D. 本善习远                     
                                                                                 批君主和三纲———平等
                                                                批天理———理性
            加强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考查, 丰富社会                          政治                     限制君主专制———民主
         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是近几年新课标全国卷                        存人欲———民本   人欲天然合理———个性解放
     命   命题的突出特点.近几年的全国卷专门设计了                            
                                                          经济          —                工商皆本
     题   以儒 学 为 考 查 内 容 的 试 题, 从 不 同 角 度 选 择 材
                                                         
     意   料, 多角度考查儒家思想的现实价值.试题融入                           文化 经世致用———务实             否定权威, 独立思想
     图   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 传播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 这 对 于 学 生 树 立 正 确 的 理 想 目 标 具 有 积 极
         意义.
                                                       1. ( 2017 湛江高三测试) 战国时期, 墨家后学将孔子塑
                                                         造成乱贼形象, 道家学派在« 庄子» 中发挥想象将孔子
                                                         描绘成道家代言人, 法家学派在« 韩非子» 中将孔子法
   一、 综合认识仁义立国的儒家传统                                      家化.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
   1. 儒家思想的精神内容: 天人合一与以人为本; 刚健有为                         A. 战国时期思想界出现了统一趋势
                                                         B. 儒家思想受到人们普遍认可
     与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与中庸尚和.
   2. 儒家思想的特点                                            C. 孔子思想与各派学说有交叉之处
                                                         D. 人们的思想在当时比较自由
                                                       2. ( 2017 长 春 市 高 三 质 检) 春 秋 时 期 思 想 家 老 子 主 张
     民的“ 民本” 思想.
                                                         “ 为无为, 则无不治”,“ 勿伐”“ 不为”“ 不言”“ 无欲”“ 无
     ( 2 ) 重群体, 轻个体: 追求社会价值.
                                                         兵”“ 无味”“ 我有三宝, 持有保之.一曰慈, 二曰俭, 三
     ( 3 ) 重人伦, 轻自然: 注重人伦关系和道德原则, 轻视探
                                                         曰不敢为天下先.”“ 圣人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 下
     讨自然的奥秘.
                                                         列选项对材料中信息理解最准的是                         (    )
     ( 4 ) 崇老尚古: 以上古的“ 黄金时代” 为价值取向, 以恪
                                                         A. 无为是指时有时无的一般的人类活动
     守宗法伦理道德作为最高的人格理想.
                                                         B. 老子的主张主要是对普通人的道德要求
   3. 演变规律
                                                         C. 体现对社会管理方式的设想
     ( 1 ) 经历了一个形成( 春秋战国时期)、 受打击( 秦朝)、
                                                         D. 是老子对现实的不满及消极避世的心态
     成为正统思想( 西汉)、 进一步发展( 宋明时期) 和新发
                                                       3. ( 2017 太原市高三模拟) 中国古代统治者宣扬“ 敬天、
     展( 明清之际) 的过程.
                                                         法祖、 忠君、 保民”, 汉朝以后“ 以孝治天下” 逐渐成为贯
     ( 2 ) 在这一过程中, 儒家思想不断吸收其他学派的思想
                                                         彻两千年帝制社会的治国纲领.这表明                       (    )
     以完善自身, 满足了统治者维护统治的需要.
                                                         A. 儒学正统坚不可摧
     ( 3 ) 统治者利用儒家思想是以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为
                                                         B. 政治与伦理相结合
     根本出发点的.
                                                         C. 君主皆为道德楷模
   二、 后世儒学与先秦孔孟思想的关系
                                                         D. 宗法制度得以延续
   1. 董仲舒对孔孟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4. ( 2017 济宁市高三模拟) 史学界认为, 宋明理学家“ 推
     ( 1 ) 继承
                                                         崇« 论语»« 孟子»« 大学»« 中庸» 四书, 并非以正心诚意、
     ① 大一统: 孔子强调正名、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等.                           修身养性为独善其身, 而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匹夫
     ② 实行仁政: 限田、 薄赋、 省役; 天人感应防止暴政等.                      之责”.这反映出理学具有的突出特点是                      (    )
     ③ 道德修养: 五常( 仁义礼智信).                                 A. 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 2 ) 发展                                            B. 融合了佛道的合理成分
     ①思想专制:“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屈民而伸君( 法家).                    C. 适应了商品经济的需求
     ② 神化皇权: 天人感应、 君权神授( 阴阳家).                           D. 注重道德教化的重要性
     ( 1 ) 民本主义: 基本内容是“ 天人合一”, 表现在尊君重
                                                     7
                                                —  1    —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