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 - 历史专题模式-《优化探究》高考专题复习
P. 25

模块一   中国古代史

                     [ 选修融会]                             ( 3 ) 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 学在民间” 对中华民
                                                         族文化的建构与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 商鞅变法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4 ) 孔子学说对亚洲甚至世界都产生了影响.明清以
   1. 背景: 战国时期, 秦国落后于六国, 秦孝公为富国强兵,
                                                         后, 孔子学说传到西方, 欧洲一些思想家从儒学中得到
     任用商鞅实行变法.
                                                         启发和借鉴.
   2. 内容                                               三、 千古一帝秦始皇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1 ) 经济上: 废井田, 开阡陌; 重农抑商, 奖励耕织; 统一
                                                       1. 主要活动与贡献
     度量衡.
                                                         ( 1 ) 兼并六国: 秦王嬴政广泛吸引各国贤士, 采取先弱
     ( 2 ) 政治上: 奖励军功; 普遍推行县制; 颁布法律; 建立             
                                                         后强等策略.于公元前 221 年, 先后灭掉六国.
     户籍制度, 实行连坐制度.
                                                         ( 2 ) 巩固统一的措施
     ( 3 ) 思想上:“ 燔诗书而明法令”.
                                                         ①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中央设立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
     ( 4 ) 影响和评价: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次改
                                                         ② 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革, 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 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③ 南服百越, 北击匈奴, 修筑长城.奠定了中国多民族
   二、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国家的基本疆域.
   1. 主要贡献                                               ④ 统一文字, 有利于国家统一和国内经济文化交流.
     ( 1 ) 创立儒家学说, 核心是“ 仁”.                              ⑤ 统一度量衡.
                                                         ⑥ 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
     含了民本思想.                                             ⑦ 对思想文化严加控制, 实行“ 焚书坑儒”.
     ( 3 ) 教 育 思 想 上 主 张 “ 有 教 无 类”; 教 育 目 标 不 仅 “ 成   2. 历史评价
     人”, 更成“ 君子”; 教学方法注重“ 因材施教”.                         ( 1 ) 功: 秦始皇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 兼并六国, 建立起
   2. 历史评价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 有利于人民生活的
     ( 1 ) 开创了儒家思想, 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 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 2 ) 整理和修订“ 六经”, 既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                     ( 2 ) 过: 兴建宫殿、 陵墓, 劳民伤财;“ 焚书坑儒”, 钳制了
     治的理论基础, 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思想, 摧残了文化.
     ( 2 ) 政治上主张“ 克己复礼”“ 为政以德”, 反对苛政, 包




   题点一   从周代“ 天下共主” 到秦汉中央集权制度的                         4. ( 2017 孝感市高三模拟) 下图所示内容为中国某朝代
           形成与发展                                         具有的一些特征.据此判断该朝代是                        (    )
   1. ( 2017 郑州市高三质 检) 王 国 维 在« 殷 商 制 度 论» 中       Δ  初期对地方行政设置做出重大调整
     指出:“ 周人制 度 之 大 异 于 商 者, 一 曰 ‘ 立 子 立 嫡’ 之            Δ  强化重农抑商政策
     制, 由是而生宗 法 及 丧 服 之 制  丧 服 之 大 纲 四: 曰            Δ  中国丝绸远销亚洲、 欧洲
                                                         Δ  开始用煤做燃料冶铁
     周朝                                      (    )      A. 汉朝                     B. 宋朝
     A. 儒家思想得到统治者的认可并推行                                  C. 唐朝                     D. 明朝
     B. 通过强化等级秩序维护中央集权                                 题点三   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和科技文化的发展
     C. 通过规范礼乐制度维护贵族等级特权                               5. ( 2017 桂林市、 崇左市高三联考)« 汉书  艺文志序»
     D. 宗法制下形成了强大的家族凝聚力                                  载:“ 王道既微, 诸侯力政, 时君世主, 好恶殊方( 喜好不
                                                         同), 是以九家之术, 蜂出并作, 各引一端, 崇其所善, 以
   2. ( 2017 济宁高三模拟) 秦始皇二十八年( 公元前 219
                                                         此驰说, 取合诸侯.” 在这里, 班固                     (    )
     年) 东巡郡县, 至琅邪, 立石刻, 其中写道:“ 尊卑贵贱,
     不逾次行.好邪不 容, 皆 务 贞 良. 细 大 尽 力, 莫 敢 怠                 A. 重点探究了“ 王道衰微” 的社会根源
                                                         B. 深入阐释了“ 百家争鸣” 的时代背景
     荒.远镗 辟 隐, 专 务 肃 庄. 端 直 敦 忠, 事 业 有 常.”
                                                         C. 以史为鉴警示郡国并行制的政治隐患
     材料                                      (    )
                                                         D. 客观记述了西汉初期平民将相的兴起
     A. 提出了对理想政治秩序的期望和要求
     B. 明确了以“ 专治” 为核心的政治准则                             6. ( 2017 济宁市高三模拟) 东汉章帝初年,“ 有人侮辱人
                                                         父者而子杀之, 肃宗贳( 赦免) 其死”, 这种做法此后便
     C. 充分体现了“ 为政以德” 的治国思想                               作为司法断案可以比附的典型案例一一决事比, 直到
     D. 体现了宽严相济求真务实的统治风格                                 汉和帝时被整理成“ 轻侮法”, 对类似复仇规定了从轻
   题点二   中国古代经济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处罚的条款.在以后的复仇判决时, 地方官吏往往通
   3. ( 2017  淄 博 市 高 三 模 拟) 春 秋 战 国 时 期 出 现 了 “ 书     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减免其死刑.汉代的做法从本质上
     社”,“ 以社之户口, 书于版图”, 也就是把村社的户口、                       反映出                                     (    )
     土地写画在版上.书于“ 版图” 的村社也就被称为“ 书                         A. 儒家伦理已渗透到法律
     社”.“ 书社” 的出现                            (    )      B. 中央集权在不断加强
     A. 加重了农民负担      B. 便于政府征收赋税                         C. 君主专制影响政治生活
     C. 强化了中央集权                D. 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D. 司法程序已日渐完备
     ‘ 亲亲’, 曰‘ 尊尊’, 曰‘ 长长’, 曰‘ 男女有别’.” 这表明
                                                     1
                                                —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