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 - 化学-《优化探究》高考专题复习
P. 15
专题一 化学基本概念
充分反应, 产物
( 2 ) ∶ ρ 2 =M 1 ∶M 2 ; .
[ 反思归纳] D. 密闭容器中 2molNO 与 1molO 2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可概括为“ 三同定一同, 两同见比 的分子数为 2N A
例”, 可用V=n×V m 及 m=V× ρ 等公式推导出: [ 备考导向]
高考题型是选择题, 试题综合性强, 覆盖面广.试题围绕
1. 同温同压时:( 1 ) V 1 ∶V 2 =n 1 ∶n 2 =N 1 ∶N 2 ;
阿伏加德罗常数展开, 与气体摩尔体积、 原子结构、 弱电
ρ 1
解质的电离、 盐类水解、 氧化还原反应及可逆反应等知识
( 3 ) 同质量时: V 1 ∶V 2 =M 2 ∶M 1
p 1
2. 同温同体积时:( 1 ) ∶ p 2 =n 1 ∶n 2 =N 1 ∶N 2 ; 结合. [ 创新练押题预测]
.
p 1
( 2 ) 同质量时: ∶ p 2 =M 2 ∶M 1
3. 同温同压同体积时: M 1 ∶M 2 =m 1 ∶m 2 . 1. 设 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100 mL 1 mol / L Na 2 CO 3 溶 液 中 含 有 0.1N A
题组三 练真题明考向
2-
个 CO 3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 , 则 阳 极
5. ( 2016 全国高考卷 Ⅰ ) 设 N A
B. 电解精炼铜时, 若阴极得到 电 子 数 为 2N A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质量一定减少 64g
C.1 molCl 2 与 过 量 Fe反 应 , 转 移 的 电 子 数 为 2N A
分 子 数 D. 标准状况下, 11.2L 乙醇完全燃烧产生二氧化碳的
B.1 molN 2 与 4 molH 2 反 应 生 成 的 NH 3
为 2N A 分子数为 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C.1molFe溶于过量硝酸, 电子转移数为 2N A 2. 设 N A
含 有 的 共 价 键 数 为 水溶液中含氧原子数
D. 标 准 状 况 下, 2.24 L CCl 4 A.34g 质量分数为 4% 的 H 2 O 2
0.4N A 目为 0.08N A
(
为 阿 伏 加 德 罗 常 数 的 值. B. 反应 3H 2 g ) +N 2 g ) 2NH 3 g ) ΔH = -92
(
(
6. ( 2015 全国高考卷 Ⅰ ) N 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kJ mol , 若放出热量4.6kJ , 则转移电子的数目
-1
A.18gD 2 O 和 18gH 2 O 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 10N A 为 0.3N A
-1 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 H 离子数 C. 常温常压下, 28g 乙烯与丙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
+
B.2L0.5mol L
碳原子数目无法计算
为2N A
C.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 生成 0.1mol氧气转移的电 D.6.4gCu 与 40 mL10 mol L -1 浓 硝 酸 作 用 生 成
NO 2 的分子数为 0.2N A
子数为 0.2N A
A.14g 乙 烯 和 丙 烯 混 合 气 体 中 的 氢 原 子 数 为 2N A
考点二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
3. 归类记忆溶液配制时引起误差的原因( 以配制 NaOH
[ 明要点查漏补缺]
溶液为例)
1. 明确溶液配制过程中的“ 四数据” 偏 低 的 错 误 操 作 : 垫 滤 纸 称 量 NaOH 固
( 1 ) 导 致c B
( 1 ) 记 录 质 量 或 体 积 的 数 据 小 数 点 后 保 留 一 位 数 体 ; 左 码 右 物 ( 用 游 码 ); 称 量 时 间 过 长 ( 潮 解 ); 洗
字 , 如 所 需 NaCl 质 量 为 14.6 g ,不 能 写 成 涤 或 转 移 时 溶 液 溅 出 ; 未 洗 涤 烧 杯 及 玻 璃 棒 ; 超 过
14.60g . 刻 度 时 用 胶 头 滴 管 吸 出 液 体 ; 定 容 时 仰 视 ; 定 容 后
( 2 ) 选 择 合 适 规 格 的 容 量 瓶, 作 答 时 要 标 明 容 量 瓶
发 现 液 面 低 于 刻 度 线 再 加 水 .
规格.
偏高的错误操作: 砝码生锈; 定容时俯视;
( 2 ) 导致c B
( 3 ) 转移溶液时要洗涤烧杯 2~3 次.
未等溶液冷却至室温就定容.
( 4 ) 定容时 液 面 距 刻 度 线 1~2cm 处, 改 用 胶 头 滴 管
( 3 ) 定 容 时 俯 视 、 仰 视 对 结 果 的 影 响 : 务 必 确 保 按
滴加.
眼 睛 → 刻 度 线 → 凹 液 面 最 低 点 的 顺 序 , 做 到 “ 三 点
2. 抓住实验操作中的“ 五个点”
( 1 ) 容量瓶使用前应先检漏. 一 线 ”.
( 2 ) 称量 NaOH 固体应放 在 烧 杯 中 称 量, 不 能 直 接 放 ① 仰视刻度线( 图 1 ), 导致溶液体积偏大.
在纸上称量. ② 俯视刻度线( 图 2 ), 导致溶液体积偏小.
硫酸.
( 4 ) 转移溶液要用玻璃棒引流, 不能直接倾倒.
( 5 ) 读数时, 眼睛要平视, 定容时应使溶液的凹液面与
刻度线相切.
( 3 ) 稀释 浓 硫 酸 应 先 在 烧 杯 中 加 入 适 量 水, 再 倒 入 浓
1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