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 - 感统大师(更新版)
P. 34

容易产生分离焦虑,或过分紧张、爱惹别人、偏食或暴饮暴食、脾气暴躁。(触觉过


                 分敏感或过分迟钝)


                      26.冒险行为,自伤自残,不懂总结经验教训。或者少动,孤僻,不合群,做事

                 缩手缩脚、缺乏好奇心,缺少探索性行为。(痛觉过分敏能感或过分迟钝)

                      27.方向感差,容易迷路,容易走失,不能玩捉迷藏,闭上眼睛容易摔倒,站无


                 站姿、坐无坐相,容易驼背、近视,过分怕黑。 (本体感失调)


                      28.动作协调能力差,走路容易摔倒,不能像其孩子那样会滚翻、骑车、跳绳和

                 拍球等。 (动作协调不良)

                      29.不会系鞋带、扣纽扣、用筷子,手脚笨拙,手工能力差。(精细动作不良)


                      这些问题无疑会造成儿童学习和交往的障碍,尽管这样的儿童有正常或超常的智


                 商,但由于大脑的协调性差影响注意力和记忆力、影响言语表达、影响人际交往,因

                 而直接影响了儿童学习、生活、运动,也影响人际关系,防碍正常的成长发育。

                      九、感统与人的学习能力、性格、情绪、行为的关系


                      在传统的观念里,人类的智慧和人格是天生而无法改变的。但近代科学家的研究


                 表明,智能与人格除了受遗传的影响之外,受环境的影响也很大。瑞士著名儿童心理

                 学家及教育学家皮亚杰认为,智慧的根源,是来自幼儿期的感觉及运动发展。美国的

                 行为学派也认为性格的形成,与个体环境和学习经验有密切的关系。而近代解剖学家


                 和神经学家也证实,个体在环境中如果接受大量的感觉刺激,则其脑部功能可获得更


                 好的发展。因此,让孩子在环境中获得充分的探索和操作机会,是神经、肌肉及骨骼

                 均获得正常的发展,才能形成开朗的个性、稳定的情绪及适当的行为,日后进入学校,

                 也才能顺利地适应团体生活和学习。


                      皮亚杰在多年的观察、研究基础上,提出了认知能力发展的四个阶段:感知运动


                 阶段(0-2 岁)、前运演阶段(2-6 岁或 7 岁)、具体运演阶段(6 岁或 7 岁-11 岁或

                 12 岁)和形式运演阶段(11 岁或 12 岁-14 岁或 15 岁)。





                                                                                                         24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