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 - 2018镇江太阳能杂志
P. 11
技术改进及物料开发 刷过程中形变,从而降低银浆单耗。
在坚持科技进步的前提下,用先进的技术
改造落后的技术,用先进的工艺代替落后
的工艺,实现内涵扩大再生产,同时研
究、发掘、发展各种新材料并加以应用。
·PECVD工艺优化
PECVD通过改变膜层折射率配比,提高底
层折射率改善钝化,降低上层折射率改善光吸
收,实现效率提升。
三次小样实验效率提升在0.039%~0.057%
。7月中旬逐渐切换为新工艺;具小样实验结
果如下: 大批量实验银浆单耗较玻璃纤维刮板降低
2.4mg/pcs;2018年3月开始逐步导入产线,3
月平均银浆单耗较2月低3.6mg/pcs,4月较3月
低4.9mg/pcs;4月份中间穿插首骋GY105降低
银浆单耗浆料实验,因印刷问题,5月11日产
线停用首骋GY105,从停用后5、6月平均单耗
因新工艺底层折射率与上层折射率差异变 与1、2月同为首骋CT689相比,导入后碳纤维
大导致新工艺颜色均匀性较原工艺变差,导入 刮板的银浆单耗较玻纤刮板低约5mg/pcs。
初期因各炉管温度均匀性及石墨舟舟片组合未
优化至最佳导致加镀比例由0.70%升高到1.04% ·背电极和背场图形优化
,返工比例由0.24%升高到0.27%; 通过实验确认背电极去除蜈蚣脚后在电性
在与工艺部的共同努力下,通过管内温度 能上没有变差的基础上,4月份完成了背极背
均匀性及石墨舟片组合优化,将加镀比例降低 场图形优化。去除背电极蜈蚣脚后,大批量实
至0.9、返工比例降低至0.24%。 验背电极银浆单耗降低11.5%,在确保电性能
不损失的情况下实现了背银单耗降低并逐步切
换为优化后图形。
从下图可以看出随着背极背场优化网版的
逐渐导入背银单耗从1月份的0.0334g/pcs降低
左图新工艺导入前后不良比例对比,右图导入后新工艺优化前
后不良比例对比 至5月的0.0301g/pcs。
7月因导入儒兴背银及背极加宽0.1mm改善
·碳纤维刮板导入 背面焊接导致背银单耗显著提高;8月开始背
高强度碳纤维刮板通过将刮板支撑材质由 电极印刷采用碳纤维刮板后,背银单耗降低至
玻璃纤维板改为高强度的碳纤维板,减小在印 0.032g/pcs并逐渐稳定,较年初1月份背银单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