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7 - 東穎-學習檔案
P. 107
時間 教學內容與活動說明
分配 (註明達成上列那一目標)
一、準備活動
2’ 1. 引起動機
教師:各位同學,過完暑假回來了,今天是新學期的第一堂課,大家
準備好了嗎?從高二開始,就進入到區域地理的部分囉。
學生:好。
教師:那在正式進入到課程內容前,老師想問問你們,如果要你們來
將世界各國劃分成不同區域,你們會用甚麼條件來劃分呢?
學生:語言。
教師:沒錯,那是其中一個因素。那我們今天要上的內容呢,就是利
用不同的條件,來將世界劃分成不同的區域。
教師:這個單元,我們會以文化、經濟發展程度、結盟,這三種不同
的條件,來做為劃分世界的依據喔。
教師:既然談到劃分世界,我們需要個世界地圖吧,那老師先來畫一
個簡略的世界地圖喔。
二、發展活動
13’ 1. 教師說明以文化作為劃分依據,將世界劃分。(1-1、1-2、4-1)
教師:那首先,我們就先以文化來當作劃分區域的依據吧。
教師:文化呢,是人跟人或者是人跟環境互相作用下產生的產物。是
經過長時間所累積而成的習慣或生活方式。
教師:那我們以台灣來為例,大家是不是常常聽到說甚麼客家文化
啊、原住民文化啊?
學生:對。
教師:那提到客家文化你們會想到甚麼呢?
學生:客家話、粄條。
教師:沒錯,說得很好,這些都是。那剛剛提到的這些呢,都算是文
化景觀的一種。
學生:甚麼是文化景觀?
教師:文化景觀呢,就是文化內涵的展現,可分為實體與非實體;實
體的部分就像是建築,而非實體的部分,就像是宗教、音樂,文學。
教師:好,那接著,就來談談整個世界,是如何用文化來分區的。
教師:文化的核心呢,就是大家剛剛所提到的語言,還有宗教。語言
相通呢,才可以跟其他人溝通,如果不通,文化就沒辦法傳播了。就
像是假如我用台語來上課的話,那些聽不懂台語的同學,是不是就沒
有辦法知道我在說甚麼。而宗教呢,對我們的生活也有很大的影響。
像是禮拜天這個詞,就是源自於基督徒上教堂禮拜的日子。而在我們
的生活中,廟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地方不是嗎?
學生:對。
教師:因此透過語言跟宗教,我們可以將世界大該分為 7 個地區,分
別是東亞文化區、東南亞文化區、南亞文化區,西亞北非文化區、漠
南非洲文化區、西方文化區以及大洋洲文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