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9 - 图解猪病防治
P. 69
验选择药物。
2.药物预防在本病的易感阶段,饲料中添加敏感的抗菌药物对预防本病具有重要作
用。
3.防制并发症注意预防猪伪狂犬病、猪瘟、蓝耳病、支原体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病
等,这些疾病破坏猪的免疫系统或肺脏的防御功能,从而使猪对 APP 的易感性增加,
因此一定要做好这些疾病的免疫接种工作。
4.免疫接种预防本病的疫苗主要有灭活疫苗和亚单位疫苗两种。由于胸膜肺炎放线
杆菌的血清型多,不同血清型菌株之间交叉免疫性又不强,因此,灭活疫苗主要由当地
分离的菌株制备而成。灭活苗不能消除患病动物的带菌状态,只能减轻病变程度,不能
抑制感染和发病,因此灭活苗的效果不理想。各种亚单位疫苗成分不尽相同,一般是以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外毒素为主要成分,附以外膜蛋白或转铁蛋白等各种毒力因子,保护
效果不一。研究表明,弱毒疫苗保护效果好,但目前尚无商品化疫苗应用。
单元四 副猪嗜血杆菌病
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革拉泽氏病(Glasser’s Disease),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猪
的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以胸膜炎、肺炎、心包炎、腹膜炎、关节炎和脑膜炎为特征。
【病原】该病病原菌曾称为猪嗜血杆菌和猪流感嗜血杆菌,后来证明其生长时不需
要X因子(血红素和其他卟啉类物质),更名为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
副猪嗜血杆菌具有多种不同的形态,从单个的球杆菌到长的、细长的以至丝状的菌
体,革兰氏染色阴性,通常可见荚膜,但体外培养时易受影响(图2-42,图2-43)。该
菌生长时严格需要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或V因子),不需要血红素和其他卟啉
类物质(X因子),脲酶和氧化酶试验阴性,接触酶试验阳性,可发酵葡萄糖、蔗糖、
果糖、半乳糖、D-核糖和麦芽糖等。将副猪嗜血杆菌水平划线于鲜血琼脂平板,再用金
黄色葡萄球菌垂直于水平线划线,37℃培养24~48小时,呈现出典型的“卫星生长”现象,
并且不出现溶血。
该菌的血清型复杂多样,按Kieletein-Rapp-Gabriedson(KRG)琼脂扩散血清分型方
法,至少可将副猪嗜血杆菌分为15种血清型,另有20%以上的分离株血清型不可定型。
各血清型菌株之间的致病力存在极大的差异,其中血清1、5、10、12、13、14型毒力最
强,其次是血清2、4、8、15型,血清3、6、7、9、11型的毒力较弱。另外,副猪嗜血
杆菌还具有明显的地方性特征,相同血清型的不同地方分离株可能毒力不同。
本菌对外界抵抗力不强。干燥环境中易死亡,60℃经 5~20min 被杀死,4℃存活
7~10d。常用消毒药可将其杀死。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