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1 - 图解猪病防治
P. 91
7 日龄以上,很少发生,同窝仔猪发病率 90%以上,死亡率很高,甚至全窝死亡。
2.仔猪白痢 发生于 10~30 日龄仔猪,以 2~3 周龄较多见,1 月龄以上的猪很少发
生,其发病率约 50%,而病死率低。
3.猪水肿病 常见于断奶后 1~2 周的仔猪。生长-肥育猪和 l0 日龄以下的猪很少见。
在某些猪群中有时散发,有时呈地方流行性,发病率—般在 10%~30%以下,但病死率
很高,约 90%。
传染源 主要是带菌母猪。无病猪场从有病猪场引进种猪或断奶仔猪,如不注意卫
生防疫工作,使猪群受感染,易引起仔猪大批发病和死亡。
传播途径 主要经消化道传播。带菌母猪由粪便排出病原菌,污染母猪皮肤和乳头,
仔猪吸吮或舐母猪皮肤时,食入感染。
流行特点 仔猪出生后,猪舍保温条件差而受寒,是新生仔猪发生黄痢的主要诱因。
初产母猪和较经产母猪相比,所产仔猪黄痢发病严重。高蛋白饲养及肥胖的猪容易发生
水肿病,去势及转群应激也容易诱发水肿病。
【临床症状】
1.仔猪黄痢 仔猪出生时体况正常,12h 后突然有 1~2 头全身衰弱,迅速消瘦、脱
水,很快死亡,其他仔猪相继发生腹泻,粪便呈黄色糨糊状,并迅速消瘦,脱水,昏迷
而死亡。(图 3-23,图 3-24)
图 3-23 病猪粪便呈黄色糨糊状 图 3-24 病猪粪便呈黄色糨糊状
2.仔猪白痢 病猪突然发生腹泻,排出糨糊样粪便,灰白或黄白色,气味腥臭,体
温和食欲无明显改变,病猪逐渐消瘦,拱背,皮毛粗糙不洁,发育迟缓,病程 3~9d,多
数能自行康复。
3.仔猪水肿病 突然发病,表现精神沉郁,食欲下降至废绝,心跳加快,呼吸浅表,
病猪四肢无力,共济失调,静卧时,肌肉震颤,不时抽搐,四肢划动如游泳状,触摸敏
感,发出呻吟或鸣叫,后期转为麻痹而死亡(图 3-25)。体温不升高,部分猪表现出特
征症状,眼睑和脸部水肿(图 3-26),有时波及颈部、腹部皮下,而有些猪体表没有水
肿变化。病程 1~2d,个别达 7d 以上,病死率约 90%。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