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 - 猪病防治
P. 10

格的防疫制度、实施有效的卫生管理、严格检疫、定期消毒、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做好
              预防接种和抗体监测、实施药物预防、驱虫和除虫、灭鼠及发生疫情时实施隔离封锁和消
              毒等。

                   (一)建立防疫制度
                   猪场应采取全进全出、隔离消毒的饲养管理模式;实施早期隔离断乳、多场式生产技
              术;坚持自繁自养,引进种猪时必须实行严格的检疫和隔离制度;严格限制人员、其他动

              物和运输工具进入养猪场地和流动,杜绝外来人员参观;定期进行疾病的检测和饲养环境
              质量监测;加强疫苗免疫接种和定期的抗体检测,制订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实施科学的
              药物预防和驱虫、除虫、灭鼠工作;发生疫病时及时进行隔离、封锁、消毒和尸体处理及
              治疗工作。
                   (二)实施有效的卫生管理

                   猪场应建立各种规章制度,有专门机构及专人管理。猪场内外不得饲养其它畜、禽和
              犬猫,清除各种可能传播疾病的媒介。场内严禁宰杀生猪,更不得将场外畜禽及其产品带
              进场内。保持猪场内清洁卫生,防止虫、鼠、蚊蝇的滋生和蔓延。建立兽医室、检验室、

              解剖室和尸体处理室等必要的设施和设备。合理处理猪场粪便,应建立污物处理及净化的
              必要设备,防止污染周围环境。
                   (三)严格检疫
                   检疫是利用各种诊断和检测方法对猪及其相关产品和物品进行疫病病原或抗体检查,

              是预防和阻断动物疫病的发生或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传播的日常性工作。其目的是为
              了保护养猪生产,保护人的身体健康。
                   (四)做好消毒工作
                   猪场应建立和完善消毒制度。消毒范围包括猪舍、生活环境、饲养工具、储藏室等一

              切可能滋生和存在病原体的区域。包括平时的预防性消毒、发生疫情时的临时消毒和疫情
              结束时的终末消毒。根据消毒对象不同合理选择消毒方法,包括机械性清除、物理消毒法、
              化学消毒法和生物热消毒法。猪场及猪舍进出口应设立消毒池、洗手间和更衣室等。
                   选择合适的消毒药,消毒效果比较好的消毒药是碘制剂、醛类、含氯制剂、过氧乙酸、

              火碱等,季胺盐类消毒药包括新洁尔灭、洗必泰、百毒杀等对细菌有杀灭效果,而对病毒
              的杀灭效果很差。
                   (五)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
                   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对保护环境、防止疾病传播、维护人畜健康有重要意义。可根

              据不同的生产环境条件,采取焚烧、高温化制和窑式化制、安全井填埋、沼气池辅助化制
              等不同形式进行处理。禁止抛弃、销售、加工、食用病死动物。
                   (六)免疫接种和抗体监测
                   免疫接种是指用人工方法将有效疫苗引入猪体内使其产生特异性免疫力,由易感变为

              不易感的一种预防措施。尤其是对于一些病毒病,疫苗免疫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方法。免疫
              接种分为平时的预防接种和发生疫情时的紧急接种。
                   猪常用的免疫接种方法有肌内注射法、滴鼻接种法和混饲(饮)法等。为了达到理想
              的免疫效果,需要制订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制订免疫程序时,应当根据疾病在本地区及


                                                            3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