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 - 猪病防治
P. 14

等。三是饲养管理情况,如饲料种类和饲喂情况及生产性能;猪群饲养密度是否适宜;猪
              舍设备是否完善;猪舍的通风换气如何;近期是否从外面引进猪只,引进猪的隔离和检疫

              情况如何;发病前饲养人员的健康状况如何;猪场环境卫生如何;猪发病前饲养管理上是
              否有重大的调整等;四是免疫接种、驱虫及药物预防及治疗情况,如注射疫苗的种类和时
              间;免疫方法是否恰当;免疫前后是否使用抗菌药和抗病毒药;免疫后是否采样送化验室
              进行免疫抗体检测;用药的种类和时间等。

                   不同猪病的流行情况有很大的差异。急性烈性传染病如口蹄疫、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
              等发病急,往往呈暴发趋势,且传播速度快,短时间内呈大面积流行。
                   (二)流行病学结合主要临床症状诊断疾病
                   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对发病猪主要症状的分析判断,作出初步诊断。

                   1.发病动物   临床上引起关节肿胀和跛行的猪传染病在各种年龄都发生,并且多为细
              菌病。如链球菌病、布氏杆菌病、猪肺疫、猪丹毒、衣原体病、副嗜血杆菌病。
                   2.年龄特征     猪腹泻的颜色有黄、白、红、黑等,但根据猪年龄的不同,可以得出
              初步诊断。如仔猪黄痢多发生于 7 日龄内,3 日龄以内拉红色粪便为仔猪红痢,乳猪腹泻

              为仔猪白痢,断乳后腹泻并伴有热症等多为仔猪副伤寒,猪痢疾多发于 7~12 周龄猪而乳
              猪一般不发病。
                   3.季节特征   夏季会通过影响传播媒介和影响病原体的活力从而使某些疾病表现明
              显的季节性,如夏秋季节蚊虫多,是传播乙型脑炎病毒的媒介,所以夏秋季是乙脑多发季
              节;冬季和初春气温低,冠状病毒在低温下生存能力强,因此冬季易发生流行。

                   4.胎次特征   发生繁殖障碍的母猪,发病的胎次对疾病诊断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如
              猪细小病毒感染发生于初产母猪,而经产母猪不发生;饲料霉菌毒素引起的繁殖障碍以经
              产母猪发生更严重。

                   5.流行过程   许多猪病的流行过程有其特征性。如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通
              常发病后一周左右即可康复。典型的猪流感传播很快,但恢复也快,常五到七天内康复。
                                                     二、临床诊断
                   为了获得真实和全面的症状资料,按照一定的检查方法和程序对病猪进行系统全面的

              检查,再进行分析判断即临诊诊断。每一种猪病都有很多症状,临床上通过肉眼或借助某
              些器材对活体的各个组织、系统进行全面检查,找出某种疾病的示病症状、特征性症状、
              固有症状,常有重要的诊断意义。对于一些在临床表现有许多类似特征、容易混淆的疾病,
              还要采用类症鉴别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一)群体检查

                   一般可按群体普遍检查和抽样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检查程序上通常按先调查了
              解后进行检查,先巡视环境后检查猪群,先群体检查后个体检查,先一般检查后特殊检查,
              先检查健康猪群及清洁区猪群而后检查病猪群及污染区猪群等原则进行。在猪群检查的总

              体印象和抽样的个体临诊结果的基础上,结合猪群病史及饲养、管理、卫生、防疫条件进
              行综合分析,做出判断。
                   (二)个体检查
                   通过问诊、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和嗅诊等方法,对病猪进行系统全面的检查,能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