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 - 猪病防治
P. 16
猪细小病毒病、乙型脑炎、猪瘟、布鲁氏菌病、伪狂犬病、蓝耳病、弓形虫病、引起妊娠母猪体
流产或死胎 温升高的疾病及非传染病因素(包括高温、营养不良、中毒、机械损伤、应激、遗传等)、衣原体
病、附红细胞体病
三、病理学检查
病理剖检是诊断猪病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方便快速、直接客观等特点,有的猪病通
过病理剖检便可确诊。
1.了解病史 在进行尸体检查前,先仔细了解死猪的生前情况,主要包括临床症状、
流行病学、防治经过等。通过对这些情况的了解缩小对所患疾病的怀疑范围,以确定剖检
的侧重点。
2.尸体外部检查 检查基本顺序是从头部开始,依次检查颈、胸、腹、四肢、背、尾、
肛门和外生殖器等。尸体外部是病理解剖学诊断的重要组成部分,尸体外部检查的主要内
容与相关疾病见表 1-2
表 1-2 病猪尸体外部病理变化可能涉及的疾病
器 官 病 理 变 化 可能涉及的疾病
眼角有泪痕或眼屎 流感、猪瘟
眼 眼结膜充血、苍白、黄染 热性传染病、贫血、黄疸
眼睑水肿 猪水肿病
鼻孔有炎性渗出物流出 流感、气喘病、萎缩性鼻炎
鼻歪斜、颜面部变形 萎缩性鼻炎
上唇吻突及鼻孔有水泡、糜烂 口蹄疫、水疱病
口鼻 齿龈、口角有点状出血 猪瘟
唇、齿龈、颊部黏膜溃疡 猪瘟
齿龈水肿 猪水肿病
胸、腹和四肢内侧皮肤有大小不一的出血斑点 猪瘟、湿疹
皮肤出现方形、菱形红色疹块 猪丹毒
耳尖、鼻端、四蹄呈紫色 沙门氏菌病
皮肤
下腹和四肢内侧有痘疹 猪痘
蹄部皮肤出现水泡、糜烂、溃疡 口蹄疫、水疱病等
咽喉部明显肿大 链球菌病、猪肺疫等
肛门 肛门周围和尾部有粪便污染 腹泻性疾病
3.剥皮及皮下检查 猪的剖检一般采用背位姿势,为了使尸体保持背位,需切断四肢
内侧的所有肌肉和髋关节的圆韧带,使四肢平摊在地上,借以抵住躯体,保持不倒。然后
再从颈、胸、腹的正中切开皮肤,从腹侧剥皮。
皮下检查在剥皮过程中进行,检查皮下有无充血、出血、淤血、水肿、炎症及皮下淋
巴结的变化等。
4.内脏器官的采出与检查
(1)腹腔的剖开及脏器的采出和病理剖检变化检查 从剑状软骨后方沿白线由前向
后切开腹壁至耻骨前缘,观察腹腔中有无渗出物;渗出液的数量、颜色和性状;腹膜及腹
腔器官浆膜是否光滑,肠壁有无粘连;再沿肋骨弓将腹壁两侧切开,使腹腔全部暴露。
腹腔脏器的采出可先取出脾脏与网膜,其次为空肠、回肠、大肠、胃和十二指肠。
脾脏和网膜的采出:在左季肋部可见脾脏,提起脾脏,并在接近脾脏根部切断网膜和
其他联系后取出脾脏,然后将网膜从附着部位分离采出。
9